第九十六章 砸死你!-《相公,本王有喜了》


    第(2/3)页

    朝中不少大臣都对他极为信服。

    此时封可言开口问殷九尧,就连左相都不好说什么。

    所有人都看向殷九尧,等着听她说一句是真是假。

    殷九尧负手而立,站在台阶上,俊颜上神色肃穆。她不说话,而是看向了左相闫珅。二人都对彼此颇为了解,只是一个眼神,闫珅就明白了。

    他走上前道,“今日乃是中秋月圆之夜,为的是合家团圆。北齐三公主刚刚得王爷指婚,嫁入我大云,又将北齐十万兵马调动权赠予大云,却又突然说我大云摄政王是女子身份,先且不论王爷是不是女子,今天还有北齐来使在场。实在不是探讨这个问题的好时机。多谢三公主关心提醒,我大云朝廷内的事务,我们自然会处理清楚。”

    左相一番话点得很透彻,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众位大臣,绝对不能内讧。这北齐公主一定有所图谋。要是我们真的在此刻追究摄政王的身份,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殷九尧冲着左相投去赞赏的一眼,不错,她就是这个意思。

    场中大臣都是个顶个的人精,此时也都去想赵钰如此说背后的意义。虽然殷九尧是不是女子这件事的确尤为重要。但是不能中了北齐的计谋,让我大云因此内乱。

    太子见所有人都沉默了,顿时心知不妙,他终于站出来,“左相大人此言差矣。摄政王事关大云,若她是女子,则她欺骗天下人,撒下弥天大谎,这样的人何德何能再执政大云?若是摄政王不是女子,则正好当着北齐使臣的面儿澄清此事!避免朝野动荡,百姓人心惶惶,别国四起谣言。若是心中无鬼,那就没什么可怕的。王爷可以从在场年长的女眷和后宫嬷嬷中挑选五人,去后堂验证。若是误会,只需片刻就可破解。谣言止于智者。”太子沉声道。

    话一出口,殷九尧就知道今日过不去了。

    太子等人有备而来,给她挖了一个又一个无比巨大的陷阱。

    “太子说得有理。臣请王爷去内殿验证。”封可言面无表情沉声道。

    “臣,附议。”太子的心腹孟大人积极地站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附和声一片,大势已定。

    看来殷九尧今日必须将这检验做了,才能出得了门。

    太子幽幽地看向殷九尧,眸色沉沉。赵钰比较沉不住气,此时眼中已经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王爷!您还在犹豫什么?莫非您真得是女儿身?”孟大人催促道。

    殷九尧看向文武百官,双手握拳。一言未。心中却已经有了破釜沉舟的念头。没办法了,十四年隐忍,一朝失败,她也没办法了。

    忽然,一道尖锐洪亮的声音骤然响起,“皇上驾到!”

    走得近了,太监似乎是怕人们听不清,又通禀了一遍,“皇上驾到——”

    这道声音仿佛是往每个人此时沉重阴霾的内心里注入一股清泉。尤其是进退维谷身陷绝地的殷九尧!

    不远处龙辇平稳地驶来,皇上身边的随侍太监卢公公担着拂尘,面容凛然。

    “咳咳……咳咳……”龙辇停下,永宣帝被搀扶着走下来,才四十出头的年纪,面容却苍老地仿若六十,只走了几步路,他已经喘得厉害。

    “皇上!”

    “父皇!”

    “皇兄!”云野见到皇帝,立刻跪在了地上,他大喊一声,转眼间已经是痛哭流涕。

    “是咳咳……是朕。”

    “微臣(儿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见到那一抹明黄,都扑簌簌地跪下,包括皇后和太子。

    永宣帝云明却连一眼都未曾给皇后和太子,而是看向殷九尧。

    殷九尧也立刻下了台阶,快走两步,在另一边搀扶着云明。

    “皇上,您怎么来了?”殷九尧恭敬地道。

    “朕若是再不来,这群糊涂的东西就要将一位明君冤枉到地缝儿里去了!朕怎能不来?”云明拍拍殷九尧的手背,“你不用担心,有朕在,朕倒要看看哪个王八羔子还想造反!”

    皇帝一句话,立刻让所有曾经甚至现在以为皇帝是被殷九尧挟持了四年的人心中震惊不已。

    以前皇帝就对殷九尧格外器重这大家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让殷九尧一步步做大。但是被殷九尧四年架空,众臣本以为皇帝心中会满腹怨恨,没想到他却是这样的!

    尤其是皇后,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皇帝竟然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径自就从她身边走过去了。

    封可言是这群人中最先反应过来的,他淡定地走上前,和云明解释现在是什么情况,“皇上,北齐使臣来访,三公主与太子殿下两情相悦,王爷赐婚。太子说想请皇上来做决断。然后三公主说王爷是女儿身,微臣等正想请王爷前去验证……”

    “验证个屁!”云明打断封可言的话,浑浊的凤眼中迅燃起清亮的怒火,“朕难道糊涂到男女都分不清了,还需要你们这些兔崽子来提醒?有这功夫去给百姓干点实事不行吗?”

    随即他看向太子云慈,“还有你这个混账!朕当时是怎么和你说得?让你尽心辅佐尧儿,你就是这般辅佐的?”

    “儿臣……”

    “还是你以为朕已经死了,便想要将尧儿拉下去自己取而代之?”皇帝瞬间便将云慈心底最深处的小心思戳穿,顿时云慈硬朗的俊颜憋得通红,一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朕既然令九尧摄政,便自有朕的用意,尔等尽心辅佐便是!朕很好,尔等无须忧心!”皇帝扫视着众人,徐徐地说。

    “遵旨!臣等自当尽心竭力辅佐摄政王!”众臣跪地呼和成一片。

    “至于北齐,哪个是北齐公主啊?”殷九尧扶着永宣帝坐在龙榻上,不耐烦地道。

    “吾皇圣安。”赵钰被点了名,立刻走上前,看了眼这与她想象中截然不同的皇帝。谨慎地道。

    “就是你与太子互相倾心?”

    “是。”

    “尧儿已经赐婚了?但是你们觉得尧儿的旨意不够分量,想让朕亲自指婚?”虽然封可言刚才没说,但是永宣帝又怎会想不明白。他幽幽地道。

    “这……”赵钰看了一眼云慈,云慈赶紧站出来道,“回禀父皇,儿臣和钰儿并非是觉得不够重视,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臣还是想得到父皇的亲子认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