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与子偕老-《宋帆》
第(2/3)页
夕阳开始落下,迎亲的时间到了。
杨帆换上婚礼服,跨上枣红俊马,领了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向神工楼而去。
神工楼这边,陪着周若英等在那里的,除了樱桃、秋霜等几个丫鬟之外,还有楼里几个年长的掌柜的妇人,她们呆在那儿,主要还是教授周若英一些礼仪性的东西。
而礼仪性的东西,周若英这边能用到的也不多。父母不在,一些东西当然要从简。没费多少工夫,周若英便盖了盖头在几个妇人的引领下上了轿子,一队人马,又向杨府进。
回到杨府之时,宾客已经到齐,按照仪式,周若英进门之后,先到洞房稍坐,然后便由杨帆用红绸带编成的同心结牵着出来拜天地、喝合卺酒。这之后两人再回到洞房换上行动更加便利的吉服。在礼官的带领下,出去敬在座的亲朋好友三杯酒,敬完酒后,新娘子周若英便回到洞房等待,而杨帆则还需应付一下客人。
今日的宾客多为街坊邻居、知己好友,杨帆相熟的高官,却均是差人送了礼金,这等露天的席面是不会来坐的。而此时正值三九天气,晚上的院子里冷得紧,菜很快便凉下来,众人胡乱吃几口凉菜,喝几杯冷酒,嬉闹一番,便知趣地起身告辞。送走众人之后,自有杨府下人及婚庆商家,将院内收拾干净。
洞房之内,红烛高照、鸳鸯帐暖,这对私定终身的杨帆与周若英来说,既感觉新鲜,也感觉不是那么新鲜。两人拥在被里说了一会话,等前院安静下来,才吹熄了蜡烛,去享那**一刻。冬夜风寒,罗衾春暖,一夜贪欢,自不必多言。
......
腊月二十三,也即小年之后,朝堂上的事情更加少起来,各部门基本上是每天留下几人值守,其他官吏便回家准备年货。而与官场相反,商家却是越临近年关,越是忙碌。神工楼当然也不例外,自进入腊月以来,琳琅满目的奢华商品便摆满了货架,而楼内每天要到子时方会打烊。
年节之前特忙,这在各个商家已是常态,京城里各店铺的伙计自然没有什么新奇。不过,腊月二十五之后,有件事情却成为他们俩议论的焦点:神工楼选出部分表现良好的伙计和工人,邀请他们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前去樊楼参加什么“年会”,据说在“年会”之上,被评为“优秀”的员工,会有现场奖励,而且“年会”过程中,还有歌舞曲艺表演,表演者均是各青楼瓦肆的当红台柱,李师师、唐盼兮、李元奴、温奴哥......
此时在店铺、作坊做工的伙计、工人,地位极低,收入更是微薄,樊楼的酒菜、名角的曲艺,对他们来说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说是未了的愿望,至于亲临尝玩,那是断无身份和财力的。而神工楼的伙计、工人却有这等机会一举实现两个他们恐怕永生不得尝的愿望,如何不叫人羡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