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异动-《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2/3)页

    在来到朱大典这里之前,庞岳便已经对此事有过思考,虽然他也知道现在派兵去拦截很不现实、时间上也来不及了,但还是先听听朱大典是怎么说的。

    略作思索之后,朱大典很快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派兵拦截怕是来不及了。奴帅多铎在万寿桥顿足三日,定不会善罢甘休,眼下又有了如此好的时机,他又怎会视而不见。若是老夫没有猜错的话,当你营中的密探将情报传回之时,多铎过不了多久也会得到水师抵达铁嘴湾的消息。未防夜长梦多,他定会尽快尽快排出兵马前去与水师配合,说不定就在你我谈话的时候便已经出了。更何况,我军缺乏水师,即便提前赶到湘江边上,也无力阻挡。再者,眼下又有哪支兵马可派?你与马进忠正率军与清虏主力对峙,兵力上很是吃紧,至于刘承胤,哼,老夫也不抱什么希望。”

    看来,朱大典真的是让刘承胤气得不轻,直到现在说起来依然是余怒未消的样子。

    听完朱大典的话,庞岳试探着问道:“那以督师之见,我军还是尽快回援长沙为上?”

    “当前也只有如此了!”朱大典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不得不点下了头,“不过,如何稳妥地撤回长沙也正是我等需要细细考虑的。毕竟我军正面仍然有数万清虏在虎视眈眈,只要一着不慎,便会令清虏有机可乘。”

    虽然庞岳也不甘心就此被清军逼得后撤,但眼下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什么奇思妙计都显得有些无力。不过,一想到这段时间以来在长沙以北足足令清军损失了万余人马,庞岳心里多少又感到平衡了一些。一次性损失这么多,恐怕清军自入关以来还从未有过,这当头一棒足以让他们疼些日子了。

    想清楚之后,庞岳向朱大典点头道:“末将也觉得这是目前唯一可取的办法了,一切任凭督师吩咐吧!”

    “好吧!”朱大典说:“老夫将立刻召集众将前来一起商议。另外,你快些安排下去,让你军中的那个什么参谋司也尽快做好准备,争取连夜制定出一份关于回援长沙的文案出来,个中细节要尽可能详尽。天亮的时候便带过来给老夫看看。”

    经过前几天的了解,朱大典也现庞岳军中的那个参谋司是个办事效率不错的机构,于是便再次提了出来。不过,他可能不知道,关于撤退的预案,参谋司早就做出来了。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庞岳已经交代参谋司制定了针对各种最坏情况的应对方案。

    当然,关于这一点庞岳是不会向朱大典说透的,因为这种事先考虑最坏情况的做法在当今这一时代的人们尤其是朱大典这种老臣看来,恐怕“自乱军心”的意味会比“未雨绸缪”更重。

    “遵命!”庞岳领命之后告辞离去。

    ……

    数里之外的清军大营,一支支点燃的火把、灯笼等将营地中的空地照得透亮。空地之上排列着一个个清兵方阵,从服色和旗号上看,其中包括了满洲镶蓝旗、孔有德部和河南总兵张应祥部的共万余人马。官兵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兵器在火光的映照下泛出星星点点的光辉,一张张面孔或是严肃或是狰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