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变局-《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1/3)页

    等到天色变得昏暗之时,震天动地的喊杀声终于开始消去。Ω笔  趣Ω阁Ww『W.ΩbiqUwU.Cc又经历了一场持续整整一个下午的厮杀之后,万寿桥附近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宁静祥和的样子,山坡、旷野之上,已经开始凝结的鲜血将原本盎然的春景渲染得格外诡异,穿着不同军服的尸体层层叠叠地散布着,堆成了一个个小垛,飘荡在空中久久不去的血腥味比之前几日更为浓烈。

    清军退去之后,明军将士却没有再出前几日那样排山倒海般的欢呼。打了这么几天的仗,今天的战事尤为激烈,当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大家还没感觉怎么样,不过等到战斗一结束,便立刻感到了一种自内心的疲惫感。尤其是陷阵营,当列队回到大营,有很多士兵甚至在得到“解散”的命令之后连头盔都来不及取便躺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引来了军官的阵阵呵斥。

    亲自领兵上山支援的庞岳留下负责警戒的部队之后也回到了山下的大营。山上的一战虽然打得比较辛苦,但好在还是守住了这个至关至要的制高点。其余两道防线上的将士们也打退了清军的进攻。回到营中看到那升起的一支支炊烟,他的心为之一松,竟然也感到了一阵隐隐的疲惫感。这样激烈的厮杀,接下来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次,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将士就此献出生命。

    当那面在夜风中飘荡的虎符军旗映入眼帘之时,庞岳不禁心生感慨:没有哪个正常人会天生喜欢杀戮,我也一样!可是用和平的方式却不能让侵略者自动放下他们的屠刀,暴力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却是解决那些禽兽的唯一有效手段!

    在心中默默地念叨了这几句,庞岳走向了自己的帐篷。

    ……

    夜幕降临,当万寿桥大营中的诸位将领聚在一起准备用餐的时候,武冈镇刘承胤部终于有了动静,参将陈友龙带着一千骑兵、两千步卒赶来过来。

    得到这一消息,朱大典虽然面露愠色,但还是忍住了没有作,没好气地让人通知陈友龙进帐。

    “督师,二位总兵,末将没有来迟吧?”一进中军大帐,陈友龙便恭恭敬敬地向朱大典、庞岳和马进忠行礼,开口便是这么一句。

    你来的挺早的!庞岳在心中暗暗地嘲讽了这么一句,不过脸上仍然是挂着淡淡的笑,丝毫不动声色。

    马进忠干脆将目光转移到了一边,宁肯观察着帐篷的角落也不愿意多看陈友龙一眼。湖广镇和常德镇的其余各将也没有人对陈友龙表现出欢迎的态度,或表情冷漠或皱起眉头,有几个干脆怒目而视。

    坐在位上的朱大典没有表现得像马进忠等人那样露骨,也不像庞岳那样带着一丝虚假的微笑,面无表情,捻着胡须静静地看着陈友龙,一时没有说话。

    朱大典早在前天中午就向刘承胤的大营去了命令,让他调派部分人手过来支援。昨日见刘承胤丝毫没有动静,朱大典又特意派了人去催促了两次。第一次派去的人回报说,刘承胤称自己营中有很多官兵水土不服,好几个营都不堪使用,等他精心挑选出得力的人手并重新组织起来再派过来支援。第二次派去的人则汇报说,刘承胤称自己正在为援兵们筹备各种军械,请督师再耐心地等一会儿。当是朱大典就火了,要不是心里挂着万寿桥的战事,他真想亲自提着尚方宝剑到刘承胤大营中去一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