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自力更生-《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2/3)页

    “好了,过去的事就无需再提了!只要辛大人能把以后的事办好就行。”庞岳打断了辛玉勇的话,又问道,“眼下,新开垦出的田地已经有多少了?”

    “回大人的话,辰州卫军户共五千六百余户,自十月底至今,已经开垦荒地十三万余亩,加上原有的六万亩余亩,辰州卫已有的军田已经过二十万亩,即便是普通的军户,每户分得的田地也达到了三十亩,百户以上军官还要多一些。”辛玉勇答道。

    “这么快?”庞岳也感到有些意外,“成效不错啊!”

    辛玉勇笑道:“有赖于大人的全力扶持和免税承诺,军户们的热情都很高,开垦的是自家的土地,他们又岂会偷懒?”

    庞岳也笑了起来:“辛大人有这个认识便好,要知道,军户们也是人,你能给他们以希望,他们自然会努力干活。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今后也不要忘了,要时刻牢记!”

    “卑职谨遵大人教诲!”辛玉勇连忙点头应允。

    “不过,也不要仅仅满足这二十万亩,只要还有足够的荒地,各军户家中又有能力耕种,再多开垦一些并无不可。粮食多了总没坏处吧?”庞岳依然是面带微笑地说道。

    “大人说的是,卑职会一定会尽力而为。”虽然惊叹于庞岳的胃口,但辛玉勇还是点头应承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之后又迟疑着问道:“大人,卑职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知无不言,言者无罪。辛大人就不要有什么顾虑了,想到什么就说吧!”庞岳鼓励道。

    “是,”辛玉勇说道,“卑职以为,大人规定的两年之内免除一切税粮是不是太宽松了?毕竟赣州镇两万余大军每年便需要粮食十万余石,再加之各种马匹所需的草料豆料等更是个不小的数字。早一日从新开垦的田地上收取税粮,大人便能少一分压力。因此卑职窃以为,免除税粮一年即可,军户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依然会像之前那样对大人感恩戴德。”

    原来是这事。听辛玉勇也开始为全局考虑、为大军考虑,庞岳感到很意外、也很满意,但想了想之后还是说道:“辛大人说得有道理,不过我既然已经向军户们承诺,就不能食言。大军所需粮草虽多,但除了辰州卫之外,还可以从其他各卫征收,并且朝廷也能拨一部分下来,暂时还是能够满足需求的。至于新开垦的田地,多一点宽限的时间反而更能激起军户们的热情,于将来的耕作有着莫大的好处,就算少征收一点税粮也是值得的。”

    “大人一诺千金,宅心仁厚,眼光长远,实在令卑职佩服!”辛玉勇感慨道。

    庞岳虽然也喜欢听顺耳之言,但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夸耀还是有点不大喜欢,摆了摆手对辛玉勇说:“以后就不要如此说了,干好你自己的本分便可。至于我的为人究竟如何,百姓和将士们心中自有公论,呵呵,你的一家之言可起不了多大作用啊!”

    听到庞岳最后那句打趣之言,辛玉勇也悻悻地笑了,随后又对庞岳说:“大人,您上个月初交代卑职的那个农场,卑职也筹措得差不多了,如果大人今日有空的话,卑职可以陪大人去看看。”

    “农场?”辛玉勇的这句话再一次让庞岳感到了意外。

    事实上,庞岳并没有正式交代辛玉勇去筹办农场,只是上个月在向辛玉勇交代屯田事务的时候,偶然提起了自己的一个设想:如果将来有可能的话,可以开设一个农场专门饲养耕牛以及为大军提供肉食的猪、羊、鸡、鸭、鹅等。如此一来,耕田所需的耕牛有了保障,将士们的伙食也有了保障,并且还可以剩下许多费用。

    当时,庞岳认为辰州卫正忙着垦荒,多半没有余力筹办这个农场,因此只是随口提了一下,准备等待明年再正式进行筹办,没想到辛玉勇还真往心里去了,正儿八经地办了起来。

    不过,庞岳也没有点破,只是笑着说:“辛大人行事够迅的,这么快就把农场筹办好了?那好,我们这便去看看。”

    辛玉勇笑道:“大人交代的事,卑职岂敢疏忽?农场离此处比较远,有十几里的样子,要劳烦大人跑一趟了。”

    庞岳道:“无妨,你带路吧!”反正有马,十几里一晃就到了,他也不在乎这点路程,只是想快点去看看辛玉勇办的农场是个什么样子,与后世的农场究竟相差几何。

    “大人请!”辛玉勇客套了一句,翻身上了自己的马,走在了最前面。庞岳与一众亲兵也跨上自己的坐骑,紧随其后。一行人很快便绝尘而去。

    *********

    “大人,前面就是了!”领着庞岳等人向东南方向走了十几里之后,辛玉勇减下了马朝前一指,对身后的庞岳介绍道。

    庞岳顺着辛玉勇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此处位于三座山的环绕之下,但中间的地带却很宽阔、也很平坦,足足有几百亩的样子,一条大河如同一条平铺的玉带,从中穿流而过。眼下,中间的空地上已经有了一片屋舍以及外围的大段围栏,圈了很大一快面积,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一大群鸡鸭等家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