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扩军、练兵-《九州河山皆华夏》
第(1/3)页
十一月初三,辰州城北刘家垅校场
刚完工不久的新校场的空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汇成一了片海洋。Ω』笔Δ趣Ω阁Ww『W.ΩbiqUwU.Cc站在地势较高之处极目远望,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黑压压的脑袋,颇具铺天盖地之势。看那数目,足足有上万之多。
只见这些人大都是青壮年,穿着破破烂烂或打满了补丁了的粗布衣衫,在一些衣甲鲜明的官兵的指引下下站成了几个松松垮垮的方阵。
这些便是湖广镇刚刚招募到的新兵。从前天开始,庞岳派出去招兵的十几路队伍66续续地回来了,除了少数几路没有完成派给的任务之外,其余各路的收获都不小,总计招募到新兵一万一千余人。
这其中有五千余是各卫的军户青壮,将这些人招来倒是不难,毕竟他们是兵部登记在册的军户,自然得服从都指挥使司的征召。尤其是临近辰州的几卫的指挥使,在得知6登云的下场之后都唯恐步其后尘,很是殷勤地协助前来招兵的军官们选出了合格的军户青壮,几乎没有让庞岳花钱。
倒是那六千民户青壮让前去招兵的军官们费了一些周折,为了将他们招来,军官们不知到深入各乡里村落做了多少宣传、费了多少口舌、描绘了多少美好的前景。
这个时代的民户在生活水平上比军户强不了多少,那些青壮们大都在地主乡绅的压榨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虽然不想离开家乡但听前来招兵的人说,一旦入伍,家里便能立刻得到二两银子的补贴,而且自己便可以穿上新衣裳、天天吃上大米白面,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参军入伍。
按照庞岳事先的安排,此次招募到的新兵先在刘家垅校场附近安顿下来,进行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之后再根据他们的表现把他们分为战兵和辅兵,以及战兵中的骑兵、步兵和炮兵,步兵中的重甲兵、轻甲兵、火器兵等等。
由于城中的营房还没有完全扩建好,为了安顿新兵,庞岳下令将大部分的行军帐篷拿了出来,在刘家垅校场附近扎下了一片密密麻麻的营寨供新兵们居住。
刚从家乡来到这个陌生地方的新兵们,无论是军户青壮还是民户青壮,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看到校场上那些从未见过的训练设施更是感到新鲜,纷纷对着那些设施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这一万新兵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同乡,甚至还沾亲带故,因此,虽是初次来到辰州,但由于身边有着不少熟人,倒也没有多少生疏感。这种相当于呼朋引伴的招兵方式也是庞岳所提倡的,亲戚乡邻同在军中,对提高军队的凝聚力有着不少好处,以后在战场上每死一个人几乎都能引起一群人的同仇敌忾。后世的曾国藩就是用这种方式打造出了一支凶悍的武装力量,成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