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 铸铁文明?-《宝藏与文明》
第(1/3)页
怎么去寻找沙漠下面的陵墓,这给了陈衍两个思路。笔』Ω 趣Ω阁Ww W. biqUwU.Cc
1,如果远古的人类是通过6路运输将石料运到陵墓中,那么,这座陵墓会距离采石场非常近,理由,要运一块几十吨重的巨石,通过6路运输从采石场运到陵墓中,这个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陈衍在这里用‘工程’来形容将将一块几十吨重的巨石从采石场运到陵墓中的工作量,陈衍看过一部纪录片,用古代的方法还原英国索尔兹伯里巨石阵的建造过程。
陈衍预估,假设,采石场到陵墓的距离是1公里,需要调用几百人在前面拉着巨石前进,需要4o人移动圆木,后面需要1、2oo人推着巨石前进,一天只能移动1oo米,一个小时移动1o米,将巨石移动一公里需要1o天时间。
如果,采石场距离陵墓1o公里,那么将巨石从采石场移动到陵墓,需要1oo天,陈衍可以肯定的说,如果陵墓距离采石场1o公里,那么,建造陵墓抽调的人力不是十几万人,几十万人,而是上百万人才能在统治者有生之年把陵墓建好。
所以,如果远古的人类是通过6路运输将石料运到陵墓中,假设,建这座陵墓所耗的人力是十几万人,那么,陵墓距离采石场不会过4公里,陵墓就在以采石场为中心,半径4公里的范围内。
2,如果远古的人类通过水运将石料放在木筏上,顺着水流将石料运到陵墓中,那么,在采石场附近有一条大河,在远古文明时期,是一条大河,河水涛涛。
现在,大河已变成了一片干旱的沙漠,陈衍要去附近寻找大河的痕迹,河床,鹅卵石就是一条河流存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能已经被掩盖在黄沙下。
陈衍离开了采石场,回到新长安。
陈衍从驻新长安第二步兵团中抽调了一个连的兵力以军事禁区的理由封锁了石山。
昨天在石山峡谷中现远古采石场的一队采石工人,一共11人,这些采石工人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来自利比亚,伊拉克的移民,没有文化,只能从事重体力的工作,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座远古采石场的重要意义。
对石山的花岗岩石取样,调查花岗岩石的分布范围,这些简单的工作完成后,回到工地的宿舍,喝酒,吹牛\1B,闲聊,就向其它人,今天在一座石山的峡谷中现一座远古的采石场,现很多还没雕刻完成的雕像,石板上雕刻的图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