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朝阳洞天-《抗日铁血执法队》
第(1/3)页
下午,杨胜武和苗长青回到了朝阳洞。笔趣阁Ww W.ΩbiqUwU.Cc
朝阳洞的洞顶上,古人用隶书写有“朝阳洞”三个字,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来的,这为朝阳洞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这朝阳洞在两狼山的山腰,传说是存放杨老令公尸骨的地方,后来,孟良奉命盗尸还朝,深入异域,多亏他精通“辽语”与“鸟语”,靠飞禽指路,才顺利完成任务。此时,杨胜武深入此洞,看着杨家老令公曾今存放尸骨的山洞,感慨万分,没想到,一千多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帮两狼山的土匪消灭了鬼子和护院,进入了令杨家多少代人的心都为之滴血的伤心之洞。
两狼山地处怀仁与左云交接之处,在北宋,是辽国占据之地。当年,萧太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几年后又和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展时期。出身于应县的萧太后,为了彰显其皇权地位,主持建造了应县木塔。当然,在应县西北角的两狼山是她统领下的辖地,自然重兵云集,孟良盗取杨老令公尸骨的难度可想而知。
朝阳洞占地约有近两百平方米,分为外洞和内洞,外洞为两狼山土匪的议事之地,洞内开阔,原先高台上有“雁北狼”苗长青和“霸王鼎”二当家马俊富的座椅。苗长青的座椅上披有一张狼皮,而马俊富的座椅上披有一张火狐皮。平时,这里也是土匪们吃饭的地方,可惜,昨天的一场大火让所有这一切化为乌有,到现在,还不时有一股烧焦味,好在苑仲山也被接上山,马车带来了不少东西,加上昨天众人动手,已经不是原来烟熏火燎的样子了。外洞的左侧,是杨老令公和佘太君的塑像,这时,杨胜武才想起“霸王鼎”马俊富说的土匪每次砸窑和有所行动时对老令公行礼之事所言非虚了,感情在朝阳洞就有杨家先祖的塑像啊。杨胜武对着两尊塑像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旁边的苗长青也行了一礼。朝阳洞的右侧是七郎八虎的塑像,杨胜武和苗长青也行了一礼。好在鬼子和护院对几个泥人不感兴趣,所幸大火基本没有波及。
朝阳洞的右侧有一个小洞,是马俊富的居室。
朝阳洞左侧也有一个小洞,是个厨房,洞顶上通山顶,可以走烟,想见当初“盖九州”占据朝阳洞时下了一番工夫,把个朝阳洞挖成了一个可聚会,可吃饭,又可居住的山洞。
朝阳洞的内洞是苗长青的卧室,比较小,但别有洞天,朝着洞口的方向有一扇窗户,光线虽然暗,但也可以看见一切东西。内洞里有现成的炕头和石头桌子,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是竟然还有一股溪泉流向外洞,可供弟兄们引用。
掀开门帘,里面有两个人。
“长青,这位是?”苑仲山见苗长青领着一位举手投足不同凡响的人,就问。
“老爷子,这位就是我常常给您提起过的杨家后人杨胜武。”苗长青介绍道。
“哎呀,果然是有杨家将风范,受我苑仲山一拜。”苑仲山一听赶忙下拜。
一旁的苗和平天生大嗓门,见杨胜武,也同苑仲山一样,大喊:“哦呀,这位就是我儿的救命恩人呀,请受我苗一刀一拜。”
两人同时施礼,慌得杨胜武赶忙扶起,说:“惭愧惭愧,我不过是赶上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哎,不能那么说,我们这些人最敬重杨家人的忠义救国,如今,你做的事有其祖的风采,再说,两狼山竖起打打鬼子的旗帜,你能救他们于危难之际,我代表两狼山的弟兄们谢了。”苑仲山不愧是饱读诗书之人。
苗和平拉着杨胜武的手,亲热地看看,悄声说:“听犬子说你的功夫不错,哪天让老夫领教领教。”
杨胜武也听说这苗和平是个嗜武如命的人,在雁北一带大大有名,当下就说:“老前辈,我那不过是使得几分蛮力罢了,哪能与老前辈过招啊。”
“哈哈哈,不焦不躁,果然有杨家祖先的风范。”苗一刀大笑不已。
当下,几个人在卧室坐定,从窗户里可以看到几个小匪正在修护洞口的门窗。斜阳西下,秋冬之交的阳光照得洞内亮堂堂的,在金黄色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灰尘在跳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