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鬼哭坟-《打鬼》


    第(1/3)页

    中国人素有“视死视如生”的观念,所以历来皇家诸侯,乃至平常人家,随葬品往往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再往前的殉葬不算,出土过的金铜玉器,竹简帛画数不胜数,简直可以编纂一部中国随葬品艺术史,不管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以从坟圈子里挖出来。笔  趣  Ω『  阁Ww  W.『biqUwU.Cc

    但是有一样东西,就只有一类人有,而且照资料记录,这还是个普遍现象,并非偶事件。

    这类人就是太监。太监生前不是“完整”的男人,所以死后都要将自己的“宝贝”,一块埋进坟里,有的是净身时保存下来的,还有的遗失了,只能用各种材质重新做一个。其寓意不言而喻,自然是希望来生做一个完整的男人。

    眼下的这一位,便是中国历史特有的宫廷现象下的产物。有地位的太监往往死后,亦会被追封,埋在皇帝陵的周边。但大部分,年老多病之后,便随其意愿,告老还乡葬在出生地。

    有人哭坟?有人给太监哭坟?我的思路到九霄云外转了八圈,才收了回来,站在原地怔,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死者的后人来祭奠,随即一拍脑门,想什么呢。这古墓至今都没被人现,再讲,太监哪来的后人?

    我撅起口型无声对着老秃驴说道,“那——太——监——鬼——回——来——了?”

    老秃驴脸上的表情复杂,任凭他见多识广,但进了个太监墓,而且深更半夜还有人哭坟,大抵也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老秃驴倒没有露出慌张,往后退了两步,任凭外面的哭声凄厉,也不去管它,而是端详着眼前的这口石棺。

    治病需治根!

    老秃驴不去管那哭坟的玩意儿,而是在墓室里寻思,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太监鬼作祟,咱们在这把它的来龙去脉,祖宗十八代翻个底朝天,然后再有的放矢,方能一招见效。否则制了哭坟,回头再来了个其他东西,我们既费时又费力。

    这便是我对老秃驴眼下做的这些事儿的猜测。

    我觉得**不离十。虽然刚刚接触不久,但立马就让人感觉,他打鬼的方式和四眼截然不同。孰高孰下也一目了然。

    只不过老秃驴转了一圈之后,似乎并没有什么现,回到原来的位置,手里握着“那宝贝”,看看然后放回那暗格里,随即才灭掉了手里的火明子。

    周围一下子暗了下来。听动静,他已然猫着腰悄悄的来到古墓口,大概他想要顺着口子向外观察。四眼也靠了过来,我自不必说,早就等在了墓道的一侧。

    我不敢轻举妄动,一来吃不准到底生了什么事儿,而来弄不清哭坟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人,还是鬼?有鬼哭坟一说吗?

    我想问来着,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刚刚下来挖开的墓道口不明显,但也不至于隐藏至深,照现状分析,上面哭坟的那家伙,显然还没有现,万一给他听到动静,反应过来,一股脑儿把我们活埋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听声音是个男的,一抽一泣,就像只要断了气儿的公鸭子,情深意切的在嚎啕。我却听得瘆人。我摸索着碰到了四眼的肩膀,四眼打了个哆嗦,“妈的吓我一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