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唐蕃和亲-《女谋天下》


    第(1/3)页

    萧昭容感到大势已去,面容沮丧的缓步回到自己的华露殿,心知这里就是自己即将要养老的地方,命人关上宫门,自己则走进了佛堂之中。

    此后的岁月中,萧昭容很少出来走动,每日诵经念佛,通常就是一整天,以至于宫人都快要把她给忘记。

    萧昭容一颗极度浮躁的心,在佛像之前开始冷静下来,但是她却搅动了另外一颗不安的心,让一个原本无辜可以远离是非的孩子,有了非分之想。

    李恪等萧昭容离开之后,翻出了藏在锦囊里的那个桃核龙舟。正面确实有个忠字,但是由于摩挲的时间很长,另一面的字迹看不清楚。

    李恪慢慢琢磨着萧昭容的故事,关于他的身世以及母妃的经历,李恪早就知晓的清清楚楚,猛然间,一个字映照在李恪脑海之中,昭!

    母妃的名讳就是杨昭,与李恪的大舅,也就是杨广和萧皇后的长子杨昭同名同姓,这可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

    李恪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把那个模糊的字迹仔细辨认,很快便可以确定,那就是个昭字!一颗年轻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预言母妃的后人会有一位皇帝,难道说的就是自己吗?

    李恪心乱如麻,手一抖把桃核龙舟掉在地上,慌张张弯腰去捡,手抖得实在是厉害,竟然好几次才捡起来,唯恐有人看见,匆忙塞怀中,小跑着溜了。

    次日李恪向母妃去请安,杨淑妃也察觉儿子的异样,几番打听后,李恪并没有说实话,只是说连续几日没有休息好的缘故。杨淑妃知道这个儿子学业刻苦,派人熬了补汤过来给儿子养身体,心里盘算着儿子长大了,长痛不如短痛,让他及早赶赴封地为正道。

    唐军大败吐谷浑。天下基本安定下来,也有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以此为契机,出兵击败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

    “松赞干布自不量力,侵我大唐。朕欲举兵征讨。诸位以为如何?”李世民沉声问道。

    不出意外,朝堂一边倒的呼声,吐蕃王朝不足为惧,当然是要干一场了。提到松赞干布这个人,袁紫烟不由眼前一亮。历史上比较成功过的和亲之一的主角,便是他啊。

    “陛下,臣以为大可不必兴师动众。”袁紫烟说道:“贞观八年,大唐出使吐蕃,洽谈融洽,当时松赞干布便提出要与大唐通婚,现如今完全可以令公主下嫁求和。”

    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吐蕃倒是富饶,不会委屈了公主,只不过这松赞干布野心勃勃。一再要求和亲,令人烦恼。朕轻易同意,岂不是失了大唐的威仪?”

    “陛下,臣听闻松赞干布十三岁时便成为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再度统一吐蕃,其才不可小觑。另外这松赞干布年纪不大,相貌英俊,若能与大唐公主和亲,定能成就一番佳话!”袁紫烟眼睛直冒小星星。

    文臣们大都也转变了态度,用和亲的方式来避免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是再合适不过。但是李世民作为父亲却有些不甘心,眼下年龄差不多的也就只有高阳而已。但是高阳是李世民的掌心宝,心头肉,无论如何也舍不得。

    袁紫烟看出李世民的心思。笑着说道:“陛下,那松赞干布极其尊崇大唐文化,不管是哪位公主嫁给他,都会受到最高的礼待。当然眼下没有必要主动提出,可以派军先锉其锐气,看其反应。若是松赞干布有意求和。必定会主动退出所占领地,并会遣使谢罪,反之,乘胜追击的话,我等亦不用心慈手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