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八章:富道思春,修罗现踪-《斩邪》


    第(2/3)页

    陈三郎问:“周先生,南阳宋家那边,也有不少家族姻亲吧。院长这番出走,他们只怕都会受牵连。对此,院长有什么看法?”

    救出宋志远一家已冒了极大风险。要带出整个宋氏家族,数以百人,难度可想而知。

    周分曹淡然道:“虽有家族姻亲,却关系淡薄,谈不上多少情分。”

    在南阳府,宋家算是大家族,上下数百人,不过随着时间展,分成了许多分支,宋志远便是其中一支。他考了进士。仕途光明,却不愿外放为官,反而跑回南阳做个学院院长,名声是不俗。可权力差远了。

    因为此事,宋志远跟家族很是不愉快。

    这也难怪,一个家族,要想兴旺,要想腾达,族中就必须出人才。有人当大官当然最理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宋志远放着官不当,回来教书育人,族人们怎么甘心。

    宋志远恪守儒道,不贪不争,不偏不倚,有时候连家族的学子都不怎么帮忙,不肯开后门,弄进学院里读书捞功名。

    好处都捞不着,族人意见当然大,颇有怨言。

    宋志远也不理会,自顾带着妻子女儿生活,倒是平静。然而当元化成要上门提亲后,事情就不同样了。

    摊上了事,招到权贵,宋志远一开始要找家族帮忙想办法,可处处碰壁,不少人都热嘲冷讽,说如果当初宋志远肯当官,就不会到了这步田地。甚至还有人奉劝宋志远顺从元化成,把女儿嫁过去。

    嫁个女儿,换得一场荣华富贵,划得来。

    言语难听,宋志远当场拂袖而去。而他与家族的关系,自是更加恶劣,形同分裂,出走南阳,也就没有多少眷念牵挂。

    陈三郎听着,点一点头:这样也好。至于家族恩怨,是非对错,却难以辩个清楚。其实天下间许多家族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族人越多,关系越是复杂,倾轧内斗,乃寻常之事。争斗得凶了,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什么血缘姻亲,都是无用。

    家国家国,治家之事,如同治国,都得讲究方法。

    事务繁多,陈三郎在庄中陪母亲用过膳后,便带着许珺和周分曹回泾县,坐镇衙门办公。

    忽忽数天过去,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

    这一日,陈三郎正在衙门上审阅宗卷,有衙役进来禀告,说逍遥观主有事来访。

    等逍遥进来,陈三郎抬头一看,见他面色郁郁,不怎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