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九章 秋菊杯-《重生之围棋梦》


    第(2/3)页

    “我决定了,我还是想办一个最大最好的比赛。”

    “行,你决定了就行。”

    听到舅舅胡毅的决定,李小强露出了笑容。说实话,面对这样的选择,李小强还真更愿意胡毅做出现在这个决定。在李小强看来,在准备工作不足的情况下,举办一个普通的世界大赛。那还真没多大意思。比如真实历史中的“秋菊杯”。

    必须指出的是,李小强对“秋菊杯”本身并没有什么意见。“秋菊杯”的赞助商是做空调的。在前世的时候。就是因为“秋菊杯”的举办,反正李小强家中的空调全部都是秋菊牌。

    尽管如此,李小强还是认为“秋菊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秋菊杯”的冠军奖金是15万美金,在所有世界大赛中中不溜秋。而且在“公开赛”赛制成为围棋比赛主流的情况下,“秋菊杯”一直坚持传统的“邀请赛制”。这种赛制和奖金规模问题就先不去说它。李小强认为“秋菊杯”最不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比赛时间太过混乱。让棋迷根本无从适从。

    在前世的时候,李小强也算超级棋迷,对大多数比赛都能如数家珍。唯独对“秋菊杯”,李小强的印象模糊。

    在真实历史中,“秋菊杯”98年开始举办。前面几届是一年一届,后面又改成2年一届.这个也就算了。关键是“秋菊杯”的比赛极其没有规律,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幕,开幕以后你不知道它的8强战将在什么时候进行。至于决赛嘛,那可能在一届比赛开幕的时候,连主办方自己都不知道将会在什么时候。

    李小强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李小强自己的感觉,就是“秋菊杯”非常随意和凌乱。甚至感觉“秋菊杯”办的非常勉强,虽然“秋菊杯”一直在坚持举办,但其间传出好几次它要停办的消息。这应该就和它时断时续的办赛方式不无关系。

    当然,说到“秋菊杯”,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奇葩的“秋菊条款”。

    所谓“秋菊条款”,是“秋菊杯”创办之初,秋菊公司和中国围棋协会签订的一个霸王条款。双方约定在“秋菊杯”举办期间,不允许国内举办其他世界大赛。也就说只要“秋菊杯”不停办,那么挂在中国围棋协会名下的,就只能有一个“秋菊杯”。

    要怎么说呢?李小强不想对这个条款发表任何评价。只能说从这个条款中能看出2个问题:第1,当时的中国围棋管理层确实有点饥不择食,迫切需要举办一个世界围棋比赛。第2,中国围棋的管理层。。。确实不愧都是棋手出身,下下围棋还可以,如果把他们放到其他领域,比如说商界什么的,那肯定被人欺负得渣都不剩。

    不过话说回来,所谓的“秋菊条款”其实也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在真实历史中,很长时间都没人知道还存在什么“秋菊条款”。直到国内第2项世界围棋大赛“百灵杯”的举办,这个条款才逐渐被外界知晓。

    大家是怎么知晓的呢?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国内举办的比赛,包括“秋菊杯”,围甲,以及“天元战”“名人战”等等,在介绍这些比赛时一般都有一条:某某比赛是由中国围棋协会举办。但是到了“百灵杯”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比赛的主办方,变成了“国际围棋联盟”。

    要说“国际围棋联盟”这个名头好像很大,但其实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围棋和其他竞技项目不一样。比如像“国际足联”,“国际网联”,甚至是国际象棋的“国际棋联”,这些组织的权力都非常大。但是围棋界不一样,围棋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组织。

    就拿这个“国际围棋联盟”来说吧,它成立的初衷,本来是为了统一围棋规则而努力。但是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直到李小强重生的时候,世界上依然是多种规则并存,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统一围棋规则的希望。

    因此所谓的“国际围棋联盟”,每年也就是开几次和围棋规则有关的研讨会。大家坐在一起扯扯皮,最多对其他规则吐吐槽。这个组织的作用也仅限于此。

    可是到了“百灵杯”的时候,这个组织竟然变成了比赛的“主办方”,和它并列“主办”的,竟然是省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而大家习惯的“主办方”中国围棋协会,竟然变成了所谓的“协办方”。于是大家惊问怎么回事。于是10多年没人知道的“秋菊条款”,才逐渐被外界知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