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无形的翅膀》
第(1/3)页
在倚天公司的监控室内,林云峰站在电子屏幕前。笔趣阁Ww W.ΩbiqUwU.Cc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幅卫星数字地图。在数字地图的上方,显示着“上海新世纪会展中心”的字样。林云峰心里默默清点着地图上的小亮点。他知道,这些小亮点,就是倚天公司参展团成员的实时所处的地点。他数了两遍,没错,一共六十一个亮点。这说明有六十一个人正在展会现场。
六十一?林云峰似乎感到这个数字有些不对。到现场人数应该是六十二人。少了一个。他又再次清点了一次,没错,是少了一个。怎么回事?林云峰拿起电话,拨通了老王的手机。
“王领队吗?我是林云峰。……你们现场一共去了几个人?”
“连我在内一共来了六十二个人。怎么啦?”老王应道。
“从我这里看怎么才六十一人。怎么回事?”林云峰问道。
“噢,是这样,有一个人昨天把腰扭了,今天请假半天,下午他会自己赶过来的。”老王回答道。
“是这样。那人是谁?”
“研中心的,戴睿。你应该知道他。”
这个人对林云峰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但这时跳出来不免还是让他有些迟疑。“谁?你说谁?”
在得到最后的确认后,林云峰放下电话,立即把卫星地图的显示区域移到望江饭店。果然,在地图上出现了一个亮点。他再次拿起电话,拨了一组对方号码。竟然关机。林云峰有些恼怒,心里骂道:关机?你小子还跟我来这一手。以为关机我就没办法你了。在我面前你是躲不掉的。于是,启动了对对方手机的监听装置。
在同一时间,坐在饭店客房内的朱洁现,安置在戴睿玉佩内的报警器开始闪烁。她知道,监听开始了。于是,他打开了周峰交给她的那部音乐播放器。播放器里播放的内容是,从某部电视剧中下载的一段情侣对白。相当地缠绵。甚至带着男女亲热时所出的那种声音。这种声音对林云峰来说是莫大的嘲笑。它通过电波传回进他的耳膜,再经过大脑处理,气得他差点把手中的电话给砸了。他狠狠地骂了句:xxx
林云峰再次拨打了老王的手机,朝着电话那头喊道:“你该不会是老糊涂了吧。我让你马上回到饭店去,把那对狗男女给我从床上揪起来。我不能容忍******拿着公司津贴在外面寻欢作乐。”
老王拿起手机一个劲的点头哈腰,嘴里说着同一个字:是、是、是、
通过二十分钟的动态画面播放,整个拦截过程得到了充分演示。通过在现场人员的神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人对这一分析结果还是认同的。为了让一小部分人士的疑问得到解答,戴睿主动提出要对有疑惑的地方提供进一步的解释。这时,那位外交部军控司的许司长朝专家组组长姚博士看了一眼,随后说道:“姚博士,你是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还刚从海外学成归来,你的观点在国际上都很有权威性。你就表下自己的看法吧.”
姚博士听后笑了笑,用手扶了扶眼镜,说道:“好吧。既然让我谈谈看法,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他把脸朝向戴睿,问道:“我先向这位小专家提几个专业方面的问题。请问,高效能量生系统所产生的能量是什么类型的?”
戴睿听完问题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经过我的计算分析,我的结论是,高效能量生系统产生的能量是一种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它的压力足有二千到三千个大气压。”
戴睿的回答刚一结束,姚博士的第二个问题就接踵而来。他问道:“为什么要采用常温高压?而不是高温高压?要知道常温高压会比高温高压更难实现。成本会提高千倍以上,为什么?能解释吗?”
对于这个问题,戴睿早有答案。他回答道:“可以。我的分析是这样,因为拦截系统采用的球型拦截弹是用聚氨酯炸药直接制成的。它的外部没有防护,再加上弹体内装用高敏度智能芯片。这些材料都不耐高温。所以,射他们必须采用常温高压气体才能实现。”
姚博士没想到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课题竟被这小子三言两语给攻克了。而且如此无懈可击,让他毫无空子可钻。于是,他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改变提问方向。
姚博士:“你的解释听上去有些道理,不过有点勉强。我再向你提个问题,拦截弹的弹体为什么要采用球型?而不是流线型。这明显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这你又怎么解释?”
这个问题的确很难解释,但同样还是没能难倒对方。
戴睿:“是的。采用球型弹体这的确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但不符合并不代表不可行,因为球型物体有着它非常特殊的优势,就是它没有方向性。也就是说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它都是一个型态,圆型。这一特性非常符合拦截系统所需要的高装填、高射的要求。所以,他们采用球型作为弹体。这就是我的解释。”
这个回答再次让姚博士的期望落空。因为他今天到这里来的目的不是来听解释的,而是来让对方无法解释的。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对他提出的这几个刁钻难题回应得如此完美、轻松。在弱者面前大度的人,在强者面前往往会变得狭隘。这或许是人性的一大特点。每个人都差不多,只是你没有注意到罢了。显然戴睿到现在的表现让姚博士变得狭隘了。这种狭隘让他彻底抛弃了应有的科学态度,而摆出一副老子是权威,对方不配与其过招的架势。在“唏嘘”了声后,说道:“年轻人,我活到现在还从没听到过这么不靠谱的解释。你自己想想,这站得住脚吗?笑话,为了提高装填度竟然以牺牲原则为代价。这代价也未必太沉重了吧?这能划得来吗?我现在再问你一个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