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触景生情》 (3)-《再见理想》


    第(3/3)页

    因此,只要一有空闲,薛嘉仁就到绣花店去转悠,不是看中素色的旗袍后、指名道姓的要田爱姑在上面绣上大红大紫讨吉利的牡丹花,就是绣上福绿寿喜之类的吉祥图案。他对家里母亲和姐妹的服装尺寸都知道,反正有的是钱,所以就买上这专门定做的绣花旗袍回去讨她们的欢喜。而家里的母亲和姐妹们,对这漂亮的手工活也都赞不绝口,要他多买一点回来让她们穿。

    要手工绣出那么些五彩缤纷的图案,不但相当费时间,而且价钱也很昂贵。对于这么一个时常来店光顾生意的小开,绣花店老板自然是相当欢迎的。其实田爱姑绣花的手艺相当差,可以说根本无法在高档旗袍上做生活的。但老板有老板的生财之道,凡是薛嘉仁要的高档旗袍,他都叫其他几位做活精致、经验丰富的绣娘去绣的,而田爱姑手中的活只是在店中搁着,看到薛嘉仁来了,她便装模作样的绣上几针摆摆样子而已。因为薛嘉仁一来,自然要叫她出去玩,她哪有时间绣花?所以老板对薛嘉仁说他薛府的活因为都是高档活,又等着要,而田爱姑又没空,所以名正言顺叫别的绣娘代劳了。

    薛嘉仁当然是无所谓的。他本身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花是谁绣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让田爱姑陪他出去谈情说爱就行!他知道田爱姑嘴巴特别馋,就经常买零食给她吃,而且她喜欢吃什么他就买什么,再贵也不打回票。这么一吃两吃的就吃出了感情。一年后,田爱姑嫁给了薛嘉仁,高高兴兴的到南京做少奶奶享清福去了。

    到了南京,薛府上下都以为这位新来的少奶奶有一手飞针走线的精湛手艺,所以婆婆特意精选了一块上好的布料到外面找高级缝纫过做了一件上衣,要新媳妇给她绣一件当年准备做五十大寿时穿的麻姑献桃的绣花对襟上衣,并要求钮扣要盘成蝙蝠的形状,到时候好让前来祝寿的客人开开眼界,也让她这个当婆婆的老脸上增些光添些采。

    一般的旗袍和中装上,基本上盘的都是琵琶钮、蝴蝶钮或者是如意钮。而这蝙蝠钮,不要认为是简单的钮扣,却是中装中相当难盘的,包括好多做中装的裁缝都虽然会盘却又盘不好。为什么会如此,大概只有真正会盘的裁缝才明白其中的诀窍。

    这一下可把田爱姑难住了:她哪会真正的绣花和盘钮扣?早知道这样,她就悄悄叫姐姐田慧姑事先帮忙绣一件这样的衣服了。以前田慧姑早就要教她盘好多式样繁难的钮扣了,但她觉得那种钮扣用场派的不多,而且又很难盘,所以只学了几种简单的盘钮,其它复杂的根本没有学,想不到现在吃起了后悔药。

    看着眼前已经做好的衣服和画师精心绘制出来的彩色图案,在众目睽睽之下,田爱姑只能憋着心慌、硬着头皮扯起五色丝线绣起了花。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她这几针扎下去,不论是从动作还是手势的自然表现,不论是从捻线还是劈丝的熟练程度,立刻被薛家精通绣花的姑娘看出了破绽:这哪里是一位精通刺绣的少奶奶,分明就是一个只知道拿着彩线在衣服上胡扎乱刺的外行嘛!气得她婆婆在暗中对她直翻白眼,很婉转的叫她不要再绣下去,免得把她这件心爱的衣服给糟蹋了,并笑呵呵的递给她一对很精致的绣花枕头,含蓄的说到:“爱姑啊,这是一对用砻糠塞成枕芯的枕头,夏天睡觉时最实用了。天快要热了,你拿去给嘉仁和你用吧,他就喜欢看上去很漂亮的绣花枕头。”

    田爱姑听了,顿时羞得脸红耳赤,半天都抬不起头来。这活她虽然不会干,但这话意味着什么,她心里却是明明白白的。

    自从和田爱姑结婚后,薛嘉仁来浦江时不是住在岳父田家就是住在郑家。当时郑晓华才四岁,田家姐妹俩的关系很好。给老太太绣花出丑的这件事情,薛嘉仁来浦江时也就很随便的当成笑话说给大姨子夫妇田慧姑和郑居正听了。

    大概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缘故吧,幼小的郑晓华竟把这个笑话深深的留在了记忆中。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但他没想到,今天还能借机会拿这件事来恶作剧的嘲讽姨妈田爱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