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郊外》(2)-《再见理想》
第(1/3)页
焦丽淑点点头,亲热地拉着她柔嫩的小手,朝她打量了一眼。笔』Ω 趣Ω阁Ww W. biqUwU.Cc小丫头长得不怎么漂亮,一对羊角小辫上扎着两根红色的绒线,衣服和裤子虽然干净整洁,但都打了不少的补丁,一张莲子脸,柳叶眉,杏眼,小小巧巧的翘鼻子,小嘴巴略略嘟着,像个小樱桃。有一点和自己很像,就是皮肤生得黑黝黝的不白。和她哥哥郑晓华相比,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就在这时,焦丽淑听见田慧姑又在说儿子的什么事了,她赶紧搂住鲁瑛华,细心倾听起来。只听田慧姑对杜久明说,希望他当团支部书记的对郑晓华各方面都能高标准严要求,引导他朝加入团支部方向之路而走。
杜久明摆着手笑到:“晓华妈妈,你太客气了,小郑除了有些古怪的性格之外,其它什么事都好。以前他不太爱参加厂里的集体活动,,经过小焦耐心的思想帮助和他自己的醒悟后,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无可挑剔了。你看,你家这墙上不是挂着小郑他两年来评到的‘先进工作者’的奖状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说到这里,他扭脸看了焦丽淑一眼,接着又对田慧姑说道,“晓华妈妈,你没听陈教授介绍过小郑在厂里的先进事迹吗?那就让小焦同志介绍一下吧。小焦,你给伯母介绍介绍你师兄的一些情况。”
焦丽淑连忙放下鲁瑛华站起身来,向田慧姑微微鞠了一躬,又露出一个甜蜜的微笑,尊敬而大方地说到:“伯母,你好!我叫焦丽淑,和晓华拜一个师父,所以是他的师妹。”
一边的洪虹笑着插话到:“晓华妈妈,你儿子的师妹是团总支副书记。他们一直在一个工作室里工作。她最了解晓华的事情了。”
“是吗?”田慧姑开心的一笑,点着头感叹地说道,“晓华很少回来。就是回来也基本上只谈他绘画之类的事,不谈厂里的其他情况。我听他说了,说师父收了一个女徒弟,但他没说小焦是团总支副书记的事。这孩子啊,性格太内向。小焦啊,那就要辛苦你了。”她看着焦丽淑说道,“这太好了,有你这位小领导在他的身边督促他,他肯定能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也就更放心了。小焦,晓华的脾气不是很好,有时可能会惹你生气。还希望你能谅解些,也不要怕他,该批评就批评,该教育就教育,千万不要因为是师兄妹的原因就手下留情。他敢凶三狠四的不服气,你受了委曲就来告诉我……”
“哪里啊伯母!”焦丽淑连忙打断田慧姑的话,红着脸摆着手不好意思地说道,“伯母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什么也不懂,也只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大孩子罢了,哪能当什么领导?我倒是在师兄他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获得了不少的教益呢。他在工作上相当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全厂闻名的。每个月都额完成工作指标,只要是厂里开大会,领导总会点名表扬他、并要求大家都向他学习的。领导说他的美术作品为厂里增加了不少的名誉,上个月听我师父说,他的仕女画已经得到出版社的批准,要拿到印刷厂去成批印刷准备销往国外呢。这次师父又去了北京,还带走他五幅作品,让评委们挑选后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览。伯母,你别皱着眉头不相信,这全是真实的事情。不信你可以问他们两个。嗯,准是我师兄谦虚谨慎没和你提起这些。我和他一个师父,又在一个工作室工作,时间虽然不怎么长,但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优良品质呢。”
田慧姑见杜久明和洪虹在一边点头,她这才相信了焦丽淑的话。她万没想到儿子竟会这么的有出息。这孩子啊,如此之大的喜事怎么就一点风声也不肯透露那么一点呢?哪怕是芝麻绿豆这么大也行,也好让她这个当母亲的高兴高兴啊!咳,这个孩子啊!
尽管心里高兴得快乐开了花,但她却不溢于言表,只是从心灵深处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喜悦。她朝一边低在头,略嫌有些不好意思的儿子看看,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叹。她想起了儿子有时会塞给自己一些零用钱,说这是投稿录用后的稿费。想不到小家伙在这方面还真有的出息呐,不枉为他流了半辈子的泪!
田慧姑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相当的有素质和修养。她永远是那么的贤慧善良。她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谦虚地说到:“这进步是靠厂领导、还有他师父以及你们的培养教育分不开的。他有多大的能耐?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孩子罢了。”
郑晓华在一边画写,听母亲这么说,他不由调皮地笑到:“在母亲的面前,儿子就是长了胡子也是孩子,这三位在他们的父母面前也是孩子啊!”
这个话,说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气氛相当的热闹和随便。
看看时间不早了,好客的田慧姑叫儿子陪着客人说话,自己则抽身走了出去,赶紧到隔壁邻居家借钱买菜,然后回来在灶间里忙碌起来。
焦丽淑向来是很活跃的,现在却变得有些异常的沉言默语了。她又坐下,搂着鲁瑛华,看着坐在自己侧面的师兄那清癯消瘦的脸庞,心中不由泛起一股感叹来,并且这感叹四处散开,就像朵朵的浪花溅在她心灵里的磁石上,变成一股股的细流在脑子里回味。她深感师兄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不仅仅是他绘画上的劲头了不起,而且脾气和性格也相当的了不起。在这种贫穷困苦的环境下,他能长期忍受环境的打击和外人的欺负而始终孜孜不倦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做出一步一个脚印的路程。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恒心?这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这样的人又是多么的少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