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突围(二)-《二战之我是内务军》
第(2/3)页
这会国家肉类产量老也上不去。饲养牲畜所用的谷物要从人吃的口粮中扣除,因为苏联连人吃的粮食都要斤斤计较,哪里还有多余的部分再喂给牛吃?!
苦恼不仅仅来自于军队供应不足,更大的困难来自于普通平民的供应!
这会要是把苏联所有的粮食来平均分配给苏联所有人吃,肯定会不够吃的情况。对此,斯大林的解决办法就是毫不留情地卡掉农民的口粮,用卡下来的口粮优先保障军队和后方工人的食品供应。
苏联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已经上了前线,卡掉农民的口粮实际上就是卡掉妇女和孩子的口粮。为了能保证部队的供应,斯大林对苏联农产品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历史上的1942年,苏联全部297o万吨谷物中的1251万吨,18o万吨肉中的12o万吨,约1oo万吨甜菜,2oo多万吨牛奶全部集中到了国家手中。
这些食物都被重点用于供应红军,斯大林只是把其中2oo万吨的谷物留给了那些仍然在农田中从事繁重劳动的妇女和孩童,她们一天最多也只能分到大约8oo克面包和3oo克土豆而且没有任何的副食。
正因为如此,战时的苏联农村普遍都处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被饿极了的小孩甚至用舌头去舔放过面包的架子!很多的人都死于营养不良,可就是这样,妇女们还要以高出平日近一倍的劳动强度去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说不通情理残忍至极了!
但是这些苏联妇女们都默默地承受住了,因为她们明白,如果战争输了,一切都将不存在!她们勒紧裤腰带,把口中能省下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无偿奉献给了国家和军队。
那会西方的粮食援助只是在低程度上弥补了苏联粮食的部分缺口,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世的那些所谓的苏联饥饿崩溃论是在有些危言耸听!
女们的供应标准最高也就是一天8oo克面包和3oo克土豆,副食品极少----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历史中的供应标准基本就没达到过,有时候一天14小时工作后的妇女同志只能得到半公斤的土豆,其它什么都没有!
而且那时候常常出现只供应劳动者粮食的情况,而老人和孩子只能靠家中劳动者带回来的一点点食物----不是当官的不给、没人性,因为根本没有!
很多肉罐头从太平洋、北冰洋的港口一上岸就被立刻装上了火车,沿着铁路万里迢迢一直送上前线。但运输中似乎也很残酷,因为沿途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吃不饱、勒紧裤带的妇女和孩童,可是却没有一个罐头能够分给她们,全部都要优先供应给红军部队“土豆烧牛肉”“猪油配面包”的荤素搭配法,满足了士兵一天最起码的热量需求,为了战争,国家和人民只能承受饥饿的煎熬!”想起来安德烈就不得不感叹苏联人民的坚强了。
而现在安德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这一百三十几号人现在没有足够的食物了,于是安德烈和第24师的鲍里亚上尉商量去森林边缘寻找食物和部队,而这边有战士现上尉同志身上裹着一面旗帜,而且上面还特意绑了一块布
而安德烈向旁边的战士介绍道:那是军旗,我们的军队从沙皇时代开始。对军旗就有很强的情感。军旗作为部队的建制标志和荣誉象征,颁到团级及以上的部队,不仅规格、尺寸、式样、材质军邮严格的规定,除了配有专用旗杆、旗杆头、军旗套外,还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部队组织指战员宣誓时要请出军旗,每个宣誓的人在宣誓完成后,还要单腿下跪亲吻军旗。”
而安德烈介绍完了这些,突然想起了那件事,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再往前是苏俄内战时期的“乌里扬诺夫斯克钢铁师”。1941年在该师在明斯克被德军合围,少部分突围,军旗丢了被撤销番号。
1942年重建。战斗在西南方向,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苏军收复明斯克,挖出了包裹在牺牲的24师政委a.V.Barbashev遗体上的24师军旗)。战争后期该师编入乌克兰第4方面军,参加解放布拉格的战斗。战后属于喀尔巴阡军区,驻地乌克兰利沃夫。苏联解体后划归乌克兰。2oo3年整编为24机械化旅。24师在1933,194o,1967年3次被授予红旗勋章。这个师在以后的作战中战功卓著,但始终未能成为苏军中的近卫师,原因是它曾丢失过军旗。
可现在军旗却在这个鲍利亚上尉身上,难道自己无意中改变了历史,的确是如此,由于安德烈的谏言,卢金将军的第16集团军比历史上多抵抗了一天半,对于24师的命运生了影响面前的鲍利亚上尉就是从政委手中接过了军旗然后突围了出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