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梦幻初唐》


    第(2/3)页

    就像商於驿的名字一样,蓝武古道也被称为商於古道,为古代的军事、政治、商贾之道.

    商於,为古代秦楚边境地域名,以秦岭“商”开始以武关后“於”结束“六百里”地的合称.

    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苏秦死后,六国诸侯依然执行“合纵”摈秦的政策,特别是六国中齐楚两强国关系密切,成为张仪推行“连横”亲秦政策的主要障碍。笔趣Ω阁Ww『W.  biqUwU.Cc张仪为了瓦解齐楚联盟,出使楚,提出楚齐绝交,秦楚结盟,秦将割商於六百里土地给楚。楚怀王信以为真,便断齐,派逢侯丑往咸阳去接收秦的土地。但张仪却说:“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秦明目张胆地耍弄了楚。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襄王致楚怀王信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以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赴武关会晤秦昭襄王。武关早就埋伏了秦兵,等楚怀王现身,便抓而送之咸阳。秦要割楚的土地,楚怀王不给,不给遂拘留他。几年之后,客死异域,下场凄惨.

    故而,因张仪欺楚这个名典而将“商”“於”合称;意喻六百里边疆之地和军事、商贾要道及“计谋”“诈术”的代称.

    商於古道是都城长安通往大唐东南各地的一条重要干道,联系着吴越,江淮,荆湘,黔中,交广各郡、州、县,几乎影响了半个大唐,担负着大唐与东南各地政治、军事、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重任。

    而商州城则是这个古道上最大的城邑,由于位于三岔路口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白居易《商州诗》云:“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

    从商州既可以出东南行经武关,进入南阳,继而前往荆楚,最后到岭南,也可以沿着丹江顺流而下直达丹江口进入楚地然后前往岭南.

    但由于丹江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会全程走水路,都是旱水两路并用.

    像武元庆他们大军行进肯定是选好走的路,的就是从商州东南过武关进南阳然后再从穿过荆楚去往岭南.

    而王朝几个带着长乐因为要躲避可能的追查,经过多番打听询问后最终选择了走丹江水路.

    武元庆他们在商於驿休息的时候,其实王朝五个人就在距离他们不到十里远的商州城里.

    这么近的距离,夸张的说都能闻到彼此的气味了,可惜长孙冲派出的手下要么沿途追赶,要么返回从岔路追赶,中间恰恰隔着一个不多的时间差,要么前了一段时间,要么晚了一段时间,都错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