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论排名的好坏-《梦幻初唐》


    第(3/3)页

    可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却不赞同他老子的话,一本正经的反驳:”父亲,孩儿不这么认为,孩儿觉得武元庆这次算是闯了大祸了,一下子得罪了这么多权贵大臣,等未来这些人缓过来,动反击的时候,有应国公好受的“。

    ”此言差矣,虽然得罪了很多人,但武元庆却得到了陛下的恩宠,而且他这样做也是为了百姓们好,和他比起来,为父这次倒是显得过于小心过于迎合他人了“房玄龄摸了摸颌下一胡须说道。

    “可,父亲您不也是为了不得罪其他人吗,再说了您早就把粮食准备好了,只是没有捐出去而已,但您也已经做好打算,等到了时间就搭粥棚施粥的”。

    “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理由,错了就是错了,就应该有认错的勇气”房玄龄说道。

    见儿子还要反驳,房玄龄摆摆手说道:“好了,你赶紧和阿福把那准备好的五千石粮食给武士棱送过去吧“。

    这样的事情生在长安城里许多的国公家里边。

    武元庆一捐就是五万石,这样的数字吓傻了无数人,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这些人家里还能拿出五千石来捐,可那是因为这些人家早就已经开始在城中收粮了,而且本身也开着有两铺的。

    但这样的人家并没有几家,绝大多数的国公家里边有存粮,也够几千石甚至有上万石,但不说他们家里的消耗,就说明知道蝗灾要来,年底要颗粒无收,就算粮食有多余也舍不得捐出去啊,总要留点粮食以待来年的吧,俗话说的好嘛,家有余粮心不慌。

    更别说这些人在长安附近哪个没有一两个庄子的,庄子上有几百上千的佃户的。

    虽说主家没有养佃户的义务,但要真是不闻不问由着这些人卖儿卖女,或者饿死,那这个主家也就臭了,还怎么当官,皇帝都不想用你的。

    所以这些人是最纠结的,不捐丢不起那人,也怕被皇帝记恨上,可捐吧,粮食又没那么多,或者舍不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