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鸡飞蛋打?-《梦幻初唐》
第(2/3)页
采买年货武元庆是不干了,不过他倒是不愁找不下事情做。
过年嘛,这时候和后世也差不了多少,买年货,换新衣,贴春联,放爆竹,当然和后世的烟花爆竹不一样。
烟花是不会做了,爆竹武元庆倒是又弄了许多二踢脚,还有更小一点的鞭炮。
虽然火药的配方是给了皇帝,皇帝也下令不得外传,不过也挡不住武元庆自己个儿做着玩。
反正武元庆是宁死不想听竹竿扔到火里那噼噼啪啪的闷响的。
弄了些鞭炮,剩下武元庆能出手的就是春联了。
不过唐朝这时候还没有春联呢,人家这时候叫桃符,就是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子。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桃符就是写着降鬼大神的名字,就跟后世那门神画像一样,不过一个是名字一个是画像而已,起的是一样的作用。
到了唐代这时候桃符依然是这样的形式,而在桃符上写对联,那要到了唐朝结束后的五代时期。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才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作为穿越人士,过年房门两边没有春联,这怎么可以忍受。
只有大门上挂着桃符,这气氛完全不对嘛。
武元庆让人弄来了红纸,按照各个房门的大小裁好,在大厅的桌子上摆好了笔墨砚台。
然后武元庆来到了杨氏的屋里。
“写春联?”杨氏好奇的问。
“是的,母亲,春联和桃符差不多,不过一个是挂的一个是往门两边贴的,而且是每个门的两边都要贴”武元庆给杨氏解释了解释春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样的一种形式。
“每个门上都要贴?没这个必要吧”杨氏想了想这府里那一进进院落,无数个房间有的无数个房门,有点头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