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值钱的澄泥砚-《鉴宝无双》


    第(2/3)页

    听到这话,黄女士身后的鉴定师傅孙老不由得把大拇指一竖。中国自古都喜欢安辈分论事,尤其古玩这行,进行的后生得喊比自己早一两年的为师兄,早上十多年的就得尊称师傅了!不过近些年的后生们不懂事,早忘了有尊师重道这么一说。“年轻人很懂礼貌!”

    杨浩一阵尴尬。

    他没好意思直说——自己对砚台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上去和这些老师傅们一起鉴定,那只有出丑的份。

    孙老抬着头,拿起澄泥砚对着杨浩样了样。“鉴定砚台有六点,一看、二摸、三敲、四洗、五掂、六刻!”

    杨浩连忙竖起了耳朵。

    分辨古玩的好坏真假,鉴定师傅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一般的人很少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心得,杨浩知道这是孙老在教导自己,赶紧在心里记了下来。

    “一看砚台的成色,新旧、工艺。”孙老笑着说道。“二摸砚台的表面是否光滑,三敲声音是否清脆。四洗掉砚台的墨渍,还原原本的模样。五掂砚台的分量……至于六么,好砚台一划就是一道痕迹。不过要是古董的话,这一划也就不值钱了!”

    “这方砚台的成色并不好,小杨你来看看!”孙老摘下手套,递给杨浩。

    杨浩毕恭毕敬的接过橡胶手套,也有模有样的学起了三位师傅的鉴定方法。片刻之后,杨浩已经胸有成竹,放下了砚台。

    “赵管事,你还没有说底价呢!”黄女士望向了一直默不作声的赵管事。

    “一个巴掌!”赵管事举起手。

    这就是五十万了。

    黄女士点了点头,竖起一根手指头。“五十一万!”

    其他三人一阵面面相觑,也没人竞价。这就是砚台在古玩市场的尴尬地步,因为感兴趣的人很少,所以价格相对于颇低。这一方成色虽然不好,但价值在如今起码得有一百五十万的澄泥砚,却有人只愿意在底价加上一万。

    “没人叫价?”赵管事耷拉的眼皮睁开了。“如果没人的话,那我就宣布这方砚台归黄女士了!”

    陈达才和马胖子一阵摇头,杜先生也没应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