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自己杀了自己的人-《葬灵禁地》
第(2/3)页
老校长笑了,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没错,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还一个惟人自召,可是我没办法,我没办法啊!如果我不那么做,学校就开不了,学校开不了,这里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都无法接受教育!”
事情要回到三四年前说。
万权盛的祖上也算是书香门第,宋、明、清这三代当中都有万家的人在朝中做官,不过做的都是文官,尤其是清朝年间,万权盛的祖上更是做到了朝中一二品的高官,万家时代清廉,朝中为官的人也都廉政不阿,到请后期时,万家人不满慈禧当政,解甲归田,却被后来的袁大头又请了回去做参谋。
但是这袁大头没坐稳几天的龙椅,就尽了气数。
“那个年代很乱,有人想加害我万家,我太爷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台湾。”提起这些万权盛两眼都是泪。
到了台湾之后一家人也算过的安安稳稳,万权盛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长大的,从小接受国学教育渐渐的对国学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在后来,他的几篇学术论文在台湾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但是一直让万权盛这个国学教授感到遗憾的就是国学一门在国内的衰落,国学的衰落导致国内的年轻人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修养,于是他在把自己的最后一篇论文布完之后,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国内,打算创办一座以国学为基础的高校,于是他查到了这个已经几乎被废弃的学校。
“当时我和国内的几个学术界教授一拍即合,但是我并不想在一些成熟的学校开设专业,因为国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它能熏陶一个人的情怀和气节,却不能作为一个专业。”
于是他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现现在在学校的不少学生对于国学,对于真正的华夏精神非常崇拜和感兴趣,这让他毫不犹豫的开始筹备资金打算把这个学校重新建立。
但是当时的万权盛并没有多少钱,和多数做学问的人一样,虽然达不到捉襟见肘的潦倒,但是一下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当时这块地皮是ZF的,我通过关系找到了负责人,也许是天助我也,这个负责人我认识,是我早年的一个同学,当他听说我想要承办这个学校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而且以极低的价格转给了我,并且还帮我引荐了一些教育局的人,我们谈的很愉快,教育局甚至拿出了一部分资金注入了这个学校。”
听到这里,6飞冷笑:“他当然会低价给你,这座学校没人敢动工,也一直不敢有人砰这块地皮,因为凶,这个地方叫凶地,ZF放着一年就亏一年,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指望这块地方能出手了,能赶紧出手出去已经是万幸,所以所谓的价格低,不过是你同学做了个顺水人情。”
6飞这话是没错的,我说:“的确是这么回事儿,早些年我还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不少这里的事,当初听说有个开商看上了这块地,打算联合周边做一个大型的游乐园,不过听说动工的时候死了个副总跟俩工人,那老总也从动了这块地开始,一直各种病缠身,到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李海洋:“我也听说过这件事,没想到这土地局的也够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