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责问-《单身房东俏房客》
第(2/3)页
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o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样的货币安排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由一个故事形象的解释: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五十年代末期,百废待兴,欧亚各国纷纷购买美元,把美元几乎购买干净,几乎造成了美元荒,美国政府应对的策略便是印美元,五八年,美元荒变成美元灾,最终美国的美元特权引得世界怨声载道,引一系列经济危机,金融赤字,黄金储备严重下降……
最后,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实际上等于废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美国政府也不再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对美元的信心要求不存在了,信心和充足性之间的矛盾也最终消失了,历史终于以这样一种代价惨重的方式,破解了特里芬的难题。
这样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世界经济学家凑起来也无法完美解决,高进将这个问题丢给老马,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特里芬难题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你这是故意刁难,你会法语懂点时尚知识有什么了不起,学法语的人大多失业了,时尚知识能当饭吃么,毕业后还不是找不到工作,照样毕业失业,可悲的结果无法遏制!只有专业技能才能活下去,你有么?”老马再次无耻的挑衅高进。
高进轻轻摇头,真是不知死活的家伙啊,他嘴角向上轻轻一翘,勾出一个讥诮的弧度,淡淡道:“你看着。”
他从书桌里找出一盒彩色粉笔,将左下角的黑板擦干净,从粉笔盒里挑出红,粉,绿,蓝,黄,五只粉笔抓在手里,然后开始从左下角的黑板开始涂画。
大学的黑板一般是这个样子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先写下面的,写完下面的不用擦,直接推上去,上面那块黑板相应降落下来,这是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和节省了擦黑板的时间。
s大的黑板则有这样的四块,不但可以上下推,也可以左右推,很像小孩子玩儿的拼图玩具的放大版。
高进画完一块,便推上去,画另外一块,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半个小时不到,五根粉笔只剩下不到一厘米的粉笔头,而这场莫名其妙的个人作画秀也即将拉下帷幕。
在高进作画的过程中,阶梯教室里一百五六十名学生都在猜测高进画的是什么东东,从山水,到树木,到鸟鱼,到异形,到s376星球怪物……
总之是各种猜测都有,有人恨不得搞个赌局来赚一把,差不多最后一分钟,大家才几乎确定高进画的是人,可是头在左,身子在右,腿在上,搞什么啊?
高进转过身,将几个粉笔头丢在盒里,拍拍手上的粉笔末说:“大功告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