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朝廷定计-《网游之创世》


    第(2/3)页

    看到大臣们再无异议,皇上点了点头,接着道:“这一次将众卿召集到京城,是有一件大事要和众位爱卿商量一下!”

    说着,皇上便招呼****活佛,将此次西藏********喇嘛受邪魔控制,在藏区大举集结军队,准备向我华夏神州动进攻的消息,向在场的朝臣们作了通报。

    在场的众多大臣当中,有不少都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尤其是各大军团的统领早就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早已了如指掌,不过此时亲耳听到来自西藏的****活佛亲口说出,大臣们还是觉得震惊不已!

    华夏帝国立国不到百年的时间,经济、军事等等方面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要不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大量的玩家涌入,给帝国的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使得帝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在军事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展,恐怕华夏帝国还处以那个封闭自守的阶段。

    尽管华夏帝国的力量已经有所增强,但是西藏的突然难,还是使大家有措手不及之感。

    听了****活佛的讲述,大臣们都沉默了,一个个皱着眉头,久久没有人开口。

    看了看朝堂上的众臣,皇上开口道:“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我华夏帝国应该如何应对西藏********集团的进犯呢?”

    听到皇上这么一问,大臣们的脸色更加阴郁了。作为华夏帝国的大臣,能够站在这皇极门前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大员,对于华夏帝国的实力,他们最是了解。他们更加清楚,以目前华夏帝国的力量,最多能够勉强自保,真的要面对战争,尤其是要调动大军远征,十分的勉强。

    看到大家都不开口,皇上道:“既然众卿都不愿意下开口,朕就只好点名了!石亨大人,你是兵部的尚书,你来说说,对于西藏吐蕃的入侵,我们该当如何?”

    听到皇上点名,石亨硬着头皮出班,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一施礼:“回禀皇上,为臣虽然执掌兵部,但对行军打仗之事并不十分了解,不过为臣认为,此次西藏吐蕃来势汹汹,我们恐怕难揶其锋,应当从长计议!”

    冷冷一哼,皇上不悦的道:“从长计议,从长计议!等到你计议完了,恐怕吐蕃的藏军已经打到朕的金銮殿了!”

    听出了皇上的不满,石亨对一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趴在地上,道:“为臣无能,请皇上恕罪!”

    皇上看了看趴在地上的石亨,无奈的道:“好了!你起来吧!”

    说着,皇上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大臣们,大声道:“难道就没有人能为朕分忧吗?”

    皇上的话音刚落,南京城大营的李虎将军便越班而出,双手一抱拳,对这皇上高声道:“启奏圣上,末将以为,区区边陲吐蕃,竟然敢兴兵犯我华夏上邦,朝廷理应调动重兵,予以严惩,以扬我华夏神威!”

    咸阳城大营的李靖将军也出班奏道:“李虎将军说得极是,末将也以为,吐蕃兴兵来犯,是不把我华夏上邦放在眼里,朝廷应以霹雳手段灭其不臣之心,方可扬威神州,令万邦折服!”

    听到两位将军出言主战,皇上刚要开口赞誉,文臣当中又有一人出班,道:“启奏皇上,为臣以为不可!两位将军忠君爱国,为臣深表钦佩,不过此时我华夏初定,百废待兴,国库空虚,正当休养生息,万不可与吐蕃开战,虚耗国力啊!”

    说话的正是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司源太。

    看到户部尚书开口反战,工部尚书赵公堤也站出来反对道:“启奏皇上,司大人说得没错,我华夏帝国刚刚安定下来,百业待兴,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改善,需要大量的钱粮物资,而一旦调动大军出征,必然性需要大笔的军饷粮草,这样一来必然影响各地的建设,对我华夏长远展不利,还望圣上三思啊!”

    听到有两位尚书已经开口反战了,其他的几位尚书也想凑上来说两句,反正别人已经开了个头,自己跟着就是了。

    看到又有人想要出班,估计他们也是反对对吐蕃西藏用兵的,皇上不耐的道:“既然两位尚书大人认为不可对西藏用兵,那不知道两位爱卿可由高招,应对此次西藏将犯我华夏的危机呢?”

    “这个……”

    两个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这时礼部尚书章颖上前道:“启奏吾皇万岁,我华夏乃****上邦,理应教化四方,广播洪德威仪,应以礼教化,以德服人,岂能动辄兴兵!”

    这老家伙少说也得有六七十岁,站在那儿颤颤巍巍,让人担心是不是一阵风就能把他给吹倒了!说起话来也是老气横秋,徐言慢语,倚老卖老!

    听了礼部尚书的话,皇上强忍着怒火,道:“那依章大人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劝服者吐蕃的********喇嘛呢?”

    章颖年老昏聩,没有听出皇上的言语间已经隐现怒意,反倒以为皇上对他赏识有加,继续颤颤巍巍的答道:“吐蕃乃是边陲蛮荒之地,不事教化,妄动干戈,我华夏帝国应遣一能臣,到吐蕃面见********喇嘛,劝说其放弃兵戈,化干戈为玉帛!”

    听了这老家伙的话,没等皇上开口,我便问道:“如果那********喇嘛不同意呢?或者张口想我华夏要钱要粮,那又要如何处置?”

    章颖摇晃着那个干巴脖子上的小脑袋,道:“这有何难?以往历朝历代,都有以钱粮换和平的旧历,我华夏也应习此成规,如若在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和亲嘛!”

    此话一出,不仅是皇上,就连朝中大臣都感到实在不妥,吏部尚书张居正上前一步,义正词严的道:“为臣以为章老此言差矣!以钱粮换和平,岂不有资敌之嫌?和亲,乃是历代颓废之时的下下策,我华夏帝国正当蒸蒸日上之时,岂可和亲自取其辱?”

    那章颖老家伙争辩道:“这都是历朝旧例,怎可……”

    不待他说完,皇上便打断道:“既然章大人力主讲和,那朕就派你前往吐蕃可好?实在不行,就将你的宝贝孙女和亲给吐蕃!”

    那章颖一听大惊:“为臣老迈,不堪远行,而臣侄孙女年幼……”

    “哼,老滑头!”

    皇上怒斥道:“既然你已老迈,不堪远行,更不堪帝国礼部重负,朕即着你告老还乡!”

    章颖一听,忙道:“皇上,老臣……”

    皇上不欲再听下去,开口道:“好了,章爱卿老迈,来呀,将章爱卿请出朝堂,即刻告老还乡!着礼部侍郎纪昀升任吏部尚书,即刻生效!”

    听到皇上下令,早有宫廷侍卫上前将章颖拉出朝堂,押着他告老还乡去了!

    新任吏部尚书纪昀上前谢恩:“为臣纪昀谢主隆恩!”

    皇上点头道:“纪爱卿平身吧!你对此次吐蕃来犯之事,有何看法啊?”

    纪昀赶忙道:“小小吐蕃竟敢犯我****,理应以重兵将其击溃,振我华夏神威!”

    皇上一拍手,道:“好!说得好!我华夏****,岂能像一小小边邦议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