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朝会风波-《网游之创世》
第(2/3)页
听写逊这么一说,我回头一看,果然那些大小官员一个个木雕泥塑一般,虽然同僚就在身旁,却没有一个交头接耳。而且看我和****活佛自顾聊天,他们都是满脸的震惊,更有一些似乎是御史之类的谏官,对我们横眉冷对,很是不满。
我一昂头,故意想气气那些老学究,高声笑道:“哈哈……,原来上早朝还有这么多规矩,那我们就入乡随俗好了!哈哈……”
看到我有意的高声嬉笑,****活佛自然猜得到我的想法,只是摇头微笑。而那些朝中的官员的想法就大不相同了。有些官员见我在午门待诏之前,仍能如此放纵自如,不禁心生羡慕。不过更多的官员看到我此举,心中愤怒不已,午门待诏理应庄严肃穆,被我这么一弄,还哪有庄严的样子了!那些负责官风纠察的御史更是把鼻子都气歪了!能够担当纠察御史的都是些精通朝廷律法,严于律己的老学究,他们一向执法严明,克尽身为御史谏言的职守,何曾见过我这样不尊法度,不成体统的人。
看到一个个掏出笔来,在小本本上记录的谏官,我心中不由得觉得好笑!我又不是什么朝廷命官,就算你记下来又能把我怎么样?就算你讲我的所作所为呈报给皇上,又能怎么样?
哼哼,被说是这些屁大点儿的监察御史,就算是当今人皇,也无权管道我神龙一族的头上!哼哼,说得不好听点儿,就算让他管,他也得有那个胆子才行啊!
不再理会那些迂腐官员,我仰头望向天空。
只见此时天空已经越的明亮起来,东方那隐约的鱼肚白,也越的清晰,越是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又等了一会儿,只听得皇宫之内有钟鸣之声响起,紧接着吱扭扭一声,抬头一看,刚刚还紧闭的午门已经大开,从侧门走出一名太监,手持净鞭——很像是道士手中的拂尘的东西,高声叫道:“众位大人排班!”
听到这太监的一身大叫,一干等候在门前的官员们,开始按照官位次序排好队伍。文官在左,武将在右,身着蟒袍的皇亲国戚令立一班,排在武将的右边。
我和****活佛不是朝廷官员,立在原地,不知该站在哪一队中。
那太监看到我们两人尚未站好,又高声叫道:“皇上有旨,无为大人请站在王公队,****活佛请站到文官之!”
得,既然人家皇上已经有了安排,咱就按人家的安排站好吧!
看到我竟然站在了王公显贵的最头里,那些官员又是好一通的不满,不过他们最多也就敢在脸上表现出来,嘴里还是不敢吭声的。
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之后,又等了一会儿,那太监看了看时间,才有高声道:“诸位大人请随杂家进宫!”
说完,那太监一扭头,转过身去,向宫内走去。
三班朝臣也随着动身,向皇宫内大步前进。
这午门虽名为门,实际上那金色琉璃瓦下的大门共有三个,一大两小,大门在中间。按照朝廷的规定,中门乃是皇帝专用,除了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以外,其他人无论官职大下都是不允许有此门出入的。
按规定,文武官员由东侧门出入。宗室王公由西侧门出入。
站在王公一队的排,又从未参与过早朝的我,自然不知道应该如何从哪个门进入了,见到中门高大,我迈步便从这中门进宫!
三班大臣见我竟然向中门走去,全都大惊失色,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直盯盯的看着大摇大摆的我!
有不少大臣竟然就此失神,忘记向前迈步,直到后面的大臣伸手推他,才反应过来。就是这样,这些大人也是一脑门子的冷汗,深怕因此招致巡察御史的弹劾。悄悄扭头看去,他们才终于放下心来,因为那些巡察御史的目光,此时也都被我所吸引,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失礼。
就这样,众多官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皇宫紫禁城。
午门内是由大理石铺成的陛道,中间陛,两旁为道,陛为皇上专用,道为大臣宦官行走之用。这一点,我多少还是知道的。
文武官员在左侧道,王公显贵在右侧道,跟随着前面引路的太监,一路向前,过内金水桥,直到皇极门前方止。三班大臣在门前广场上分东西相对而立,只等皇上的召见。
大家站好之后,又等了一会儿,才见到皇上施施然而来,登上御座,才有值事太监甩动净鞭,啪啪声中,高声喝道:“重官上朝!”
众位大臣垂头低,鱼贯而上,登上皇极门前丹墀,待官员齐备,队列整齐之后,众大臣面北,就在丹墀之上,行一拜三叩大礼,口中齐声诵道:“臣等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众多朝臣就在这皇极门丹墀之上,行早朝拜礼,我不禁有些惊讶!
如果我急得没错的话,每次看电视,不管是清朝、明朝,还是其他朝代,早朝应该都是在一个大殿之中进行的啊?
我记得那些官员上早朝,不是在太和殿,就是在养心殿,怎么到了创世之中,早朝跑到皇极门来了?
而且除了皇上高坐于皇极门内之外,三班大臣连门都进不去,只能在这门前丹墀之上行朝仪之礼,这创世也太能胡搞了吧!
其实我之所以这样想,完全是由于电视中那些胡编乱造的电视剧所误导的!
这皇极门乃是天子五门中的最后一个,其余四门分别是:第一道为大清门、第二道为**、第三道为端门、第四道为午门,除午门和皇极门外,其余三门都在紫禁城外,午门虽然被普遍认为是紫禁城的门户,但实际上,皇极门内才是紫禁城,也就是俗称的皇宫内院——皇上自己的家。从这一点上来说,皇极门才是紫禁城真正的门户。
而按照中国封建王朝的礼仪,皇宫内除皇上一人外,是不允许有男人存在的。那些被阉割了的太监,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清明两代的早朝,并不是在紫禁城内的拿下大殿之中进行的,而是在这皇极门进行。只是后来到了清朝,把这皇极门改称为太和门,后来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又将早朝的地点改在了乾清门。
这种在门前上朝的规定,在明清两代是有明确的名称的,被称作:“御门听政”。至于一些电视剧当中,将上早朝的地点定在乾清宫之类的宫殿之中,则完全是导演编剧不懂历史,心口胡邹的,不足为信。
看到朝城门行礼完毕,皇上威严的道:“众位爱卿,平身吧!”
众臣齐声高诵:“谢皇上!”
才纷纷起身,分立与门前丹墀两旁,垂肃立。
又有太监高声宣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那值事的太监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大臣出班跪倒:“臣有本启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