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迪脸上就青一阵白一阵的,最终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与此同时,卫解放则是转头问杨立平,“大哥,你打算将晓东送进一中去?” 杨立平则是颔微笑,“我先前跟新工厂老板交涉的时候提过晓东在虎台县就学的问题,他的意思是市一中有关系,我要是愿意来这边上班,他就帮我把晓东安排到市一中。” 卫解放跟杨立春对视一眼,这意思很明白,杨立平要是过来上班,可就是全家人都搬到朝南来。 再看杨立万等人的态度,意思也是如果孩子能借光一起进市一中,他们不介意都把家挪到朝南来? 这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就眼下来说,大多的家长们都乐于被电视广告中那些能提高孩子记忆力的药片、学习机忽悠,家里再穷亦是前赴后继的掏腰包。 亦或是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的举家往县里搬,县里的举家往市里搬,为了一个户口拼尽全力。毕竟当今国内大环境所灌输给人们的,就是学习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而卫笙又是身边实打实的案例,并非广告上的药片儿和学习机,所以就老杨家人现在所认为的,仿佛进了市一中才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 待杨立平说完话后,他就不着痕迹地转头看了卫笙一眼。 事实上,这次的被聘请的主要原因,正是当初卫笙那番针对国企弊病的话,被他用到大会上去做演讲,后来不知怎么着就传到这个老板耳朵里,对方这才亲自跑到虎台县,去聘请他来盘活工厂。 杨立平阔绰一笑,“我是这么打算的,如果转学的事情确实可以办成,我就辞掉国企职位,确定到这边上班。毕竟新东家在朝南是很有人脉的人物,工厂前景据说也很不错,私有企业开出的年薪简直令国企工厂望尘莫及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