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儒家禅宗争高下-《寻道笔记》


    第(2/3)页

    那孙道长话音一落,儒家一方便道:“如此,我一直有一疑问萦绕于心,至此已有三十余载,可否请觉圆大师释疑?”

    那名作觉圆的和尚正欲出声,便听得儒家一方继而道:“此问不急,先请问觉圆大师尊姓?”

    “释。”觉圆吐出一字。

    “莫非令尊亦释姓?可我记得百家姓内似乎并无释姓罢。”

    “释乃佛祖所赐,阿弥陀佛。”觉圆道。

    “呵,”那儒家之人轻笑一声,道:“大师莫不是忘了俗姓,罢,不提此,谈那正事。”

    觉圆道:“居士请。”

    那儒家之人立时道:“大师谬赞,我可未曾受过三归五戒,当不起那优、优婆塞,没记错罢?”

    觉圆道:“愚僧鲁莽。”

    所谓佛教居士,即虔诚信仰佛教,受持过三归五戒,优婆塞(男)与优婆夷(女)之统称。

    那儒家之人道:“还请大师恕我这山东人读不准佛教之术语,譬如那阿耨什么多罗富樓什么沙罗婆提......”

    那觉圆道:“阿耨多罗富樓沙昙藐婆罗提,阿弥陀佛。”

    “不错不错,正是这阿耨多罗、富樓沙昙藐婆、罗提,”那儒家之人道:“还请大师释疑,为何同为华夏之人,我念佛教术语如此怪异艰涩,而每每听闻佛教高人却是念得顺畅无比,佛不是谈众生皆有佛性?如此说来,我岂非众生之内?当属外道?”

    觉圆道:“此为古印度语......”似欲再语,却听那儒家之人道:“确实,此并非华夏之语言,乃是外传之教,那印度人商羯罗可是于佛教有大恩。”

    李煦宁几人闪身至侧边,寻一处藏得身形,“扑哧......”随即便自身后传来一阵嘻笑。

    几人抬眼望去,先上那旅游队已至老律堂大院之内。那笑声正是自导游与其中一二所出。

    其余人不明就里,纷纷问道:“导游,你们在笑什么,那商羯罗是什么人?”

    导游笑道:“我们中国人有个普遍的错觉,印度人都信佛教。事实是,印度人相信的是婆罗门教。佛教在印度从来没有成为过主流,甚至连第二大教都算不上。根据一九九一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o.77%;耆那教徒,占o.41%。佛教的信徒人数还远远落后于基督教,更谈不上和主流的印度教比。”旅游队众人瞧得导游如此,忙凝神静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