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聚会杂谈-《寻道笔记》


    第(2/3)页

    李煦宁上台之后简单的朝众人打了个招呼便想下去,一旁的主持人忽然插话道:“神童别急着走,大家可是对你很感兴趣呢,大家说是不是?”同时将话筒对准台下众人。

    “是!”

    “那大家想不想请神童为我们讲解一番我国传统道家文化?”

    “想!”

    “神童,你没意见吧?可别扫了大家的兴致啊。”昭然若揭。

    李煦宁并无任何波动,轻轻点头,面向众人道:“既然盛情难却,那就献丑一番。”台下顿时一片掌声。

    主持见他不准备下去了,默默退到一边。

    “道门文化传承渊源流长,如若一一讲来太过亘长,诸位可以提问方式来了解。”李煦宁道。

    听闻李煦宁如此说,就连诸多干部亦是来了兴趣,个个跃跃欲试,至于内里的意思如何就不清楚了。

    “轻柔,这......”身为市长夫人,又岂会是寻常之辈,一眼便瞧出其中道道。

    “没事,宁宁能这么说自然就有那份把握。”从伍轻柔语气中完全听不到担忧之情。

    大堂右边靠墙处一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起身,面带不屑,第一个提出问题:“神童是吧,那你倒是说说那所谓的仙神是不是真得存在?”

    “信则有,不信则无,全在你一念之间。”李煦宁微微一笑。

    “呵呵,说了等于白说。”男子细声嘟囔,并未让周围人听着。

    有一就有二,家属们见已有一个做了榜样,纷纷起身提问。什么变漂亮该如何?欲生子该如何?杂乱无章。李煦宁均是一一作答。

    见得李煦宁一一作答,毫无停顿,某些人等不及了,接连跳出,众多家属才止住了态势,不再出声。

    “请问神童如何看待道德?道与德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李煦宁未进行任何思考,直接答道:“道,上古称为造化。所谓道,就是造就天地,化生万物的根本。一切有形之物,都是在遵循着道的规则生存、成长、展、消亡。道虽然无形无象,无音无声,但宇宙间一切的现象都是道的示现。一切众生,皆含道性。

    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德,也是道的一部分。宋徽宗说曾提道之在我之为德。也就是说,道,在我们身上的体现,就称为德。因此,道德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只有功满德就,才能与道合真。”

    “我听闻道家讲随缘与无为,那这可不可以说是随波逐流的表现?无为即什么也不做吗?”这儿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道法自然。随缘,亦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并非随波逐流。于自然变易中含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即是自身的根本立场和原则。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善于随缘的人,总会在人生处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无为,《学道七戒》第一戒,就是切忌拘泥于无为。无为是一种目的,一种境界,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不妄作,不肆意妄为。”

    “神童说得好!”台下一片掌声,纷纷为李煦宁而鼓掌。

    李宛筠更是早早掏出手机录下证据,就准备带回学校炫耀了。

    台前几位干部对视一眼,均是点头赞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