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建言献策-《寻道笔记》


    第(3/3)页

    ……

    “神童、仙子再现龙虎山风景区入口,通行的还有三位道长和一名容貌几乎不输仙子的道姑。”

    一则视频于下午四时一经上传便迅引起轰动。

    “经鉴定,神童与仙子定然是道教中人。”

    “楼上废话,像仙子这般不似人间的少女,寻常俗世间可能出现吗?”

    “我就想知道知道那位道姑和仙子是不是同门,我也想去啊!”

    “你懂什么!道教并无什么道姑之说,不过是寻常百姓不懂其中忌讳胡乱称的,无论男女均称道长。”

    “感谢楼上科普,无量天尊。”

    “楼上你又犯错了,无量天尊不过是无稽之谈。道门三无量,无量观、无量福、无量寿。”

    网上再次引一轮关于道门和李煦宁、凌薇等人的热烈讨论。无论是门户评论,博客贴吧均在讨论。

    而其中有个博客迅蹿红,其中详细的介绍了李煦宁的资料,并附了数张李煦宁在各个场合的照片。

    一间书房里,刘逑蹲在电脑前椅子上,一脸猥琐:“嘿嘿,老大,做小弟的只能帮你到这了,之后的事就要你自己解决了。哈,哈哈~”

    奸笑声久久回荡在书房之中。

    ……

    “神马?神童居然只有七岁?”

    “被打击了!”

    “楼上摸摸头,别跟神童这种妖孽比。咱们老老实实围观就好。”

    人多了自然也有眼红之人。

    名人认证史逸湘公开表评论,评论中并未直接说了什么,而是了篇宋代大文豪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最后补了一句:昔有伤仲永,今有…

    虽说并未直接说出李煦宁之名,但其中之意任谁都知晓。

    此评论出后更是受到一群名人附和,纷纷转。

    网络上的言论立马变得泾渭分明,有扬有抑,僵持不下。

    “所谓不遭人妒,即是庸才。某些人不过是眼红妒忌罢了。”

    僵持之时,一位文学大亨出声支持,立马引得一大波转。

    局面开始出现扭转之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