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黄巾大起义-《梦忆东汉》


    第(2/3)页

    两年的光阴,其实并不长,只是对于董筱幽而言,太过漫长了,但时光并不可能彻底磨平她身为“现代人”的思想,特别是当她知道黄巾起义即将爆的时候,她主动要求徐潜老爷收回所有在中原地区的店铺,徐潜并没照做,但还是听进去了她的一句话:将徐府囤积的部分粮食分给了辽阳城内外的流民,也因此,在玄菟郡内爆小规模起义骚乱时,徐府因为有了口德,没有遭到起义军的袭击,这让府内上上下下的人都对徐荣有了一种敬佩。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也只是为了自保。

    徐潜神色复杂的看着女儿,这个女儿如今给他的感觉越来越复杂,他深爱着雪儿,即使他放下了仇恨,原谅了害死雪儿的一干人等,但他依然挚爱着这个已经去世了十五年的女子,因此,他也自然深爱着这个女儿,更何况,如今的女儿,样貌与年龄,已经和当年的雪儿没有任何区别了……但是,他却感到这个女儿一直到如今,都有许多事情似乎在瞒着他,自从相认以来,这个女儿表现的一切行为,都无法将她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十五岁丫头联系起来。而如今,她曾提醒要提防太平道人,其实何止是她,全天下的人都有些提防,但谁能想到,她猜测得如此准确,在天下人大都以为太平道不敢起事的时候,她一个人坚持认定太平道会在甲子年动起义,结果……一切都正如她所言!

    “不知父亲找女儿前来,是有何事相商?”董筱幽跪坐在徐潜面前,一脸平静。

    “荣儿,你的预言成真了,太平道反了,而且是全天下都跟着太平道反了!前些日子骚扰辽阳城的乱民也是其中一部。”徐潜眼睛死死的盯着他的女儿,似乎想观察她的表情:“咱们家在中原、河北一带的全部产业都完了。”

    董筱幽听了,暗自惊到:果然如此!她的脸上带着一些担忧的神色,说道:“父亲,恐怕……太平道起义只是一个引子,这天下,只怕会变得越混乱,汉室的江山,只怕是……”

    徐潜点了点头:“荣儿说的没错,可如今……咱们徐家如今损失了近八成的产业,已经是家业破败,自身难保了。”

    董筱幽心里一阵难受:能怪父亲不听自己的话吗?当然不能,全天下很多的有识之士都不是没有料到太平道会起事,可谁又能料想到太平道的起义会如此迅猛呢?如今徐家家业毁败,她又能为这个家做点什么呢?

    “荣儿……能告诉为父,为何你如此肯定今年内太平道会起事呢?”徐潜不紧不慢的问着,却让董筱幽陷入了困扰中,怎么说呢?实话实说?那是不可能的,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说出来只怕会被古人当成“妖怪”处理掉。

    “女儿以为……太平道四处收买灾民,短短的十数年间就展到如此规模……自然是……”她有些语无伦次起来,毕竟,这样的问题,她也回答不出所以然来,当初只是害怕徐家受到波及才透露出来。

    “荣儿,为父问的是,为何你知道定是今年起事?”徐潜依旧脸色平静的问着。但这样的问话反而给董筱幽心里加上巨大的压力,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更不敢如实回答。看着她惊慌失措的表情,徐潜脸色一沉:事到如今,这个女儿对自己还是有保留,唉……她,的确不是那个对自己毫无任何隐瞒的雪儿。

    徐潜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又带着慈祥的神色注视着徐荣:“荣儿,既然你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为父就不再追问了……只是,若是今后咱们徐府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一定要尽心出力啊。”

    董筱幽听了,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已经很久没有在父亲面前如此紧张了,她的手心里竟然全是冷汗。只是,父亲那句要自己尽心为徐府出力是什么意思?自己能为这么一个家族出什么力呢?对了,自己在学校学过统计学、离散数学、公共关系学这些东西……可这些高深知识似乎对这个时代并没有太大帮助啊,再说了,要说到继承家业,挽救徐家,还有几个兄长在前吧?她有些迷惑,到底父亲话中还有一层什么意思呢?

    徐潜微笑着看着她:“好了,荣儿。没别的事情了,你下去吧。”

    “哦……那,女儿告退了。”董筱幽依旧面带着疑色,但还是只好再次向父亲作了一揖,然后起身退出了书房:天下真的大乱了,她董筱幽日后又该怎么办呢?徐府今后会不会被战乱牵连呢?这些……都是历史书和教材中毫无记载的东西,似乎这些生灵百姓注定只是历史洪流中连蚂蚁都不能算的渺小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