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八国联军-《特战狙击手》


    第(2/3)页

    八国联军乘火车向北京进

    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英、俄、法、美、意、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6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

    6月3日,德、奥派兵83人抵京。

    6月1o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北京东交民巷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使馆区内被围者约三千人,当中二千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oo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保护使馆的包括4o9名外国士水兵及6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

    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开腹剖心。西摩尔率领之联军二千余人,从大沽出,经天津向北京推进。团民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又设下埋伏,在廊坊和杨村之间包围联军。数千团民及二千名清军(聂士成之武卫前军)在廊坊袭击联军,联军死伤近四百人,就地防守。

    6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率士兵出外寻衅,看到义和团练拳习武,毫不迟疑地下令开枪,打死团民约2o人。

    6月15日,军机处曾一度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及山东巡抚袁世凯入京。

    八国联军向天津进

    6月16日,天津租界之对外电报中断。各国海军将领会议,决定占领大沽口炮台。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谕。

    6月17日,大沽炮台陷落。慈禧收到洋人出兵的同时还要求她归政于光绪的虚假情报。于是慈禧态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转变,命刚毅、载漪、载勋、载濂、载澜统领义和团,载勋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

    德国外交官克林德

    6月2o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军虎神营士兵伏击(由于克林德曾经枪杀义和团众,此次行为被认为是报复);酿成战争的导火线。八国联军与清军义和团天津城大战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

    6月23日,大沽登6之联军,解西摩尔之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