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太史慈认主-《武破三国》


    第(2/3)页

    但是他却是有苦衷,若非如此,又岂会蜗居在小小的东莱郡?他一身武艺,也渴望卖给一个识货的人,以前他觉得孔融是个识货的人,没想到孔融名声虽大,却也是个耳根子浅的人,所以才让他报国无门。

    “不瞒侯爷,侯爷待慈之心,慈铭感五内,只是家有老母卧床,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慈实在是无法答应侯爷的请求,只能忍心拒绝。”说出这句话,太史慈感觉浑身都不得劲,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离他而起了。

    苏辰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听到对方有苦衷,还是因为家里老母卧床,当即问道:“不知伯母患的是什么病?子义有所不知,本侯治下有个清凉寺的药师,此人能生白骨,活死人,救人无数,或许本侯能为伯母尽一份心意。”

    “当真有这样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太史慈欣喜若狂,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本侯何必欺骗子义,此人公明,先登二人都知道,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

    尽管知道对方不会骗他,但是太史慈还是下意识地把目光瞥向了二人,徐晃鞠义双双点头,苏辰也没有对太史慈的举动有任何不满,换了他自己也会同样如此。

    “若真是有这样的人,家母就有救了。”说罢太史慈便将母亲的痼疾一一道来。

    苏辰还道是什么疑难杂症,没成想就是后世的风湿病,想来太史慈的老母长期生活在海边,受了湿气,所以才会如此。

    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说道:“子义,如果本侯没猜错,伯母应该是经年累月积劳成疾,由于东莱郡临海,湿气甚重,伯母本来身子弱,被湿毒侵入骨髓,所以才会得了这风湿病,若要根治,非一日之功,还需平时做好保养,而且最好选择一干燥的地方居住,如此对伯母得身体会有好处。”

    被苏辰这么一提醒,太史慈也恍然大悟,只是他本就家境贫寒,这些年靠着打猎为生,勉强给母亲治病,哪里有什么余钱,要说干燥的地方,非往北不可,想到这里,太史慈忽然看了苏辰一眼,心说莫非对方是故意这么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去北方?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方乃是朝廷付以重任的中郎将,岂会在这种小事上欺骗他,实在是不合情理,所以赶紧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抛掉。

    可要北去,他人生地不熟的,去哪里呢?何况,要治好母亲的病,非得名医不可,若那个叫药师的僧人真有这等本事,只怕舍了自己这一身本事,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

    看到太史慈沉默不语,苏辰以为他是在怀疑自己的话,又说道:“子义,你若不信,不妨带着伯母去归化城走一遭,正好本侯要命人押送黄巾俘虏回上谷郡宁城,你若是有意,且骑快马回去把伯母接来,而后再将伯母送往归化城,至于方才邀请之言,子义不用放在心上,本侯虽然爱才,也不会强人所难,只是本侯今日放下一句话,无论何时,本侯这里的大门随时都对子义敞开。”

    “侯爷,我……”听到这一番话,太史慈眼中含泪,从小到大,还没人如此对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话说,当即单膝跪地,拜道:“太史慈拜见主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