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因私废公-《武破三国》
第(2/3)页
没多久,朝廷的旨意就传到了九原县,当听到皇帝命令边地太守自己募兵,抗击鲜卑大军的时候,各人心思各异。
不只是五原郡一处,云中郡,北地郡,代郡等遭到鲜卑攻打的郡县都收到了这样一份旨意。
朝廷许可边地太守私自募兵?
这个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募兵多少那还不是由各地太守说了算嘛,长此以往,势必尾大不掉,形成边地郡守割据的局面,也不知道朝廷中哪个傻瓜想出了这个办法,端的是误国误民。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脸上的羡慕之情,对着高顺恭贺道:“恭喜高使君,如此一来,高使君便可大举募兵,守住九原县不在话下。”
至于募兵的钱粮,那当然是就地解决了,朝廷肯定不会支援半分,高顺得到执意后,便找到苏寔商议,现在九原县有大军驻守,鲜卑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攻破,眼下五原郡兵损失惨重,必须重新征召士卒训练,而这个任务就落到苏寔这个长史身上了。
苏寔闻言答道:“伯平你放心,此事由我全权处置,咱们边地民风彪悍,习武之人不少,只要有足够的的钱粮,募兵之事轻而易举。”
因为没有外人在场,所以苏寔并没有称呼高顺使君,高顺也没觉得不妥,等他走后,苏寔便找来了苏安,让他给留守五源县的苏武传信,在五原郡,雁门郡乃自往南的整个并州设立招兵处,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兵员,有多少要多少。
光靠苏武一个人远远不够,他又找来了五原商会的众位股东,让他们利用各家的渠道,设立招兵处,务必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兵员。
这个时候,他又去信中山豪商苏双以及一直与苏家合作紧密的甄家,让两家帮忙采购皮革铁器粮食,主要是生铁,粮食苏家这两年存下了不少,暂时不缺,不过兵器就不行了,苏家的那个作坊一个月的产量只能满足五千士卒的军备,这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借助外力。
李家和苏家也有合作,不过考虑到李肃如今在董卓麾下任职,苏寔没有让李家参与到募兵之中,以免引起董卓不必要的误会。
不得不说,近几年天灾**不断,流民遍地都是,听到招兵的消息,各州的流民全部蜂拥并州,给各郡各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最后无奈之下,各郡县只好也加入到了募兵的行列中,不过他们招募的士卒则是卖给了苏家,苏家付出了三倍的代价。
虽然消耗掉不少钱才,可短短半个月,募兵之事已经卓有成效,三万精壮只需要稍加训练便能投入战场,情况特殊,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训练士卒,只能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将三万精壮稍加训练之后与一万精兵混编,虽然暂时降低了郡兵的战斗力,但总算是可堪一用。
而那些原本伤残的士兵也没有闲置,有些伤好后就安排去训练新兵,这个工作让他们找到了自己余生的价值,一个个投入了十二万分精力练兵,原本的流民在他们手上稍加训练,就成了一个合格的士兵。
半月之后,又招募了两万精壮,这两万精壮没有立即投入战场,而是由苏寔亲自训练。与此同时,各地的招兵处也没有闲着。
苏家乃自五原商会的底蕴彻底暴露了出来,五原商会和苏家一荣俱荣,他们当然知道募兵的好处,只要军权在手,将来的收获会是现在的数倍,而且这些士兵吃穿用度可不是朝廷供给,虽然没有灌输效忠苏家的信念,可从一开始,这些士兵就打上了苏家的标签,说是苏家的私兵也不为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