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客卿之位-《武破三国》
第(2/3)页
“哐当!”
这看似反问,实则是诘问,一偈语一出,迦叶灵魂一颤。
如果方才那几句偈语只是让迦叶心头一震的话,那么这几句话一出,迦叶顿时灵魂都生了颤栗。
前面几句偈语说的是,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而后面,则说的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
迦叶听到此言,只觉得灵台清明,神魂清澈,一瞬间碧空如洗,原本一直困住的他瓶颈也有了松动的痕迹,而一直困住迦叶的瓶颈不是在武学,而是在佛学,也就是知见障。
瑜伽六十九卷二页云:所知障者:谓如有一,心怀变悔;依因净戒,不生欢喜。不欢喜故;不生适悦。如是乃至心不得定。心不定故;无如实知,无如实观。由此因缘,名所知障。
所知障者:于所知境不染无知。障一切智,不障涅槃。虽有此障;见声闻等,得涅槃故。
迦叶携佛经入大汉,对道家的学说也精研颇多,越是如此,所知所闻就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佛家修的是来世,道家修的是今生,佛家讲的是生死问题,道家讲的是生活问题。
随着修为越来越高深,迦叶对佛法的领悟反而落了下成,是以近百年来,他进度甚缓,今日被苏辰一朝晨钟暮鼓,忽然顿悟,从此之后便是万里无云,身处大自在。
如此大恩,却不是区区一颗地藏丹能够报答的了,迦叶再次打了一个稽,诚心地谢道:“多谢施主当头棒喝,施主天资卓越,不入佛门实在是佛门一大损失,不如施主暂为我清凉寺客卿如何?”
或许这次真是怕他拒绝了,没等苏辰回答,就听迦叶急忙解释道:“施主成为我清凉寺的客卿,不影响师承,反而可以享受清凉寺提供的一切便利,地位与我等同,你我只需师兄弟相称,平时随意往来,没有固定的要求,只希望施主能够偶尔来此交流一番,如此便是迦叶之幸。”
“那就叨扰了。”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能够拉一张虎皮做大旗,苏辰何乐不为,更何况与迦叶这个大高手拉上关系,打上了清凉寺的烙印,相信在他初期创业的时候,好处不少。
想明白这个问题,苏辰对着迦叶拜了一拜,算是见礼:“师弟见过师兄!”
“师弟无须多礼,快快入座,你我师兄弟二人随意就是,不必客气。”
和迦叶谈天说地,他来自后世的想法每每一出,便如同惊人之言,直把迦叶听得如痴如醉,听到精妙处还忍不住拍手称庆,那情形就像是见到传说中的偶像一般。
时间过得很快,天色已晚,苏辰也没打算起行,于是就在清凉寺住了下来。
这清凉寺的僧人们也都习武,曹性和郝萌二人耐不住苏辰那里的枯燥,和寺庙中的小和尚们比武切磋,倒也不觉得无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