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捐钱修路留名(下)-《唯我中华》
第(2/3)页
只是芦山县的城镇只有九个,从城镇到县城的道路更是只有七条,其中还有三条早已经被钱兴业预定,只剩下四条供其他富人选择,堪称僧多粥少。
无奈之下,一些富人只能选择修建次一级道路。
道路也是分主次等级的。
第一等是市与市之间的公路,第二等是市与县之间的公路,第三等是县与县之间的公路,第四等是县与镇之间的公路,第五等是镇与镇之间的公路,第六等是镇与村之间的公路,第七等是村与村只见的公路。
前三等公路是由国家负责修建,后四等私人可以捐钱修建。
实际上前三等公路就算是交给私人修建,大汉王国也没有几个私人能够修建得起,毕竟道路太长了,即使是修建一条第三等公路的花费也要比修建第四等公路的花费多数倍,而且修建各等级公路的要求不一样,一等公路当然是最好的,七等公路最次。
芦山县富人们捐钱修建的公路只能是后四等,既然第四等公路抢不上,一些感觉自己财力稍差的富人就去选择第五等公路,要是选择晚了,甚至第五等公路都没有,只能选择第六等公路和第七等公路。
这可不是富人们想要的,毕竟公路等级越低代表行人越少,公路的名声也越小,最后富人们得不到太多的名声,不过到最后有总比没有强,即便只是最差的第七等公路。
和芦山县差不多,大汉王国的其他县市都开启了一场捐钱修路风暴,富人们争着抢着要捐钱修路,让各级政府高兴坏了,仔细一看,甚至连第七等公路都有不少富人要修建。
其实不管在什么地方,人都有一种攀比心里,富人也一样。
各地一些富人起头,捐钱修建公路,使得这些富人获得名声,同地区的富人一看,捐钱修建公路赚取名声,怎么可能好事能让你占了,这可不行,我也要捐钱修建公路,还要比你多修建一条,可不能被你比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