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早期心理学在解释恐怖主义时,还关注过心理动力学的自恋症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恐怖分子的人格是病态性自恋,从而产生了意义损坏的自我。病理学自恋的本质是对自我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他人的低估,从而忽视他人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攻击性的暴力行为。 总的来说,恐怖分子的动机是十分复杂的,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之间,甚至组织内部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变化的。但是,有学者认为,在恐怖分子中间,至少存在以下4种类型的动机:(1)获得行动机会;(2)归属需要;(3)对社会地位的期望;(4)物质奖励的获得。因此,在理解恐怖分子动机时,三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问题:(1)不公平感:不公平感被认为是理解恐怖主义暴力的中心因素。这种委屈感是恐怖主义最重要的原因。而冤屈可能来自于经济、宗教、种族、法律、政治、信仰或社会等方面。(2)身份认同。为求取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每个个体都有一股内在的冲动去“内在化”。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恐怖组织的成员身份为恐怖分子提供了身份的意义。(3)归属需要:对于潜在的恐怖分子而言,其加入恐怖组织的心理动机是巨大的归属需要。很多变成积极恐怖分子的个体,最初吸引他们的通常是团队而不是意识形态或暴力。 有学者总结出了恐怖分子的几个共同特质:(1)有较高的智能;(2)压抑感;(3)冒险敢为;(4)狂热性。 到了这里,就大概好了,那个人不再说下去。 王战忽然观察了一下那个人的包,刚才那本书就是从包里拿出来的,所以这个包应该没有问题,加上里面并没有一些工具,王战觉得,这个人可能不是嫌犯。 那个人继续看报纸,有了话题。 你知道这次的会议关乎各国未来几年的展吗? 王战回答,知道,这次会议跳过了政治的敏感话题,而是直接讨论经济,其意义应该是,对各国的经济体制都是有好处的。 那个人继续问道,哦,是吗?有些国家的展是畸形的,这次会议,就算是国际化的,或许都不一定对那个国家有太大的影响吧? 王战心里一动,感觉哪里不对劲,于是脑子飞转起来,回答,请问你说的,是不是倭寇盟,它变态育军事,军事的意义已经远非国防了,而是,战争! 那个人好像也挺吃惊,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倭寇盟呢? 王战心里特别谨慎,害怕不能看出这个人的身份,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