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拜年-《回档一九七八》
第(2/3)页
但李默在心中说,幸好父母不识字,不然真不大好解释。
两天后,除夕就到了。
父母狠狠心,买了许多菜回来。不过两人回到家中,数着瓦罐里的钱,唉声叹气。
虽然埋在地下,今天拿一点,明天拿一点,只剩下一百五十块钱了。
漫长的贫困生活,导致他们对金钱十分重视,不是他们两个人,很多人都有这个心态。所以政策一放开后,渐渐的,许多人彻底地拜倒在金钱的脚底下。
李默很想说一句,钱是好,可人更好。
新年到来,要拜年了。拜年也有很多讲究的,如有的地方初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初五拜姑妈、姨妈。还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叔伯,初二拜舅舅,初三四拜丈人。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所以后来夫妻两若是异地的,若没有沟通,往往会因为这个拜年的次序而产生矛盾。
曹镇的风俗是初一拜舅舅,初二拜丈人。
大年初一,李母说道:“小默子,你去梁村拜年吧。”
梁村也是由四个村子组成,但村子很大,一百多户人家,李家有四个重要的关戚在哪边,两个堂舅,一个亲舅舅,还有一个二姨夫。
堂舅“堂”得不远,与李母共一个爷爷奶奶,也就是仅隔了一代。
二姨夫就是李母二姐的丈夫,是大队一个小领导。是领导,那怕是一个不重要的领导,就会有许多或明或暗的福利。不过二姨娘死得早,农村收入很低的,死了一个重要的人,无论二姨夫是什么领导,也就那样了,况且他一条腿还有些残废。
二姨夫家有两个孩子,可能因为他们死了母亲,李默前世对二姨夫家这两个表姐表哥,对姑夫家两个表弟表妹,十分看重。
有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金钱,什么事都敢做。还有的贫困家的孩子,会产生极度仇富的心态。
李默读了许多书,不会有这两种极端的心理。
但李默的心态也有些不对,越穷越要面子,铁骨铮铮,不攀富贵不求人,固然气节有了,可是在未来如何吃得开?同情弱小更是美德,可关键你得有那能力,没有那能力,谈个鬼啊。
重生以来,李默也做过深刻的反思,但以他的脾气,固然这一世能让他稍稍折一下腰,可让他跪下,恐怕还是办不到。
舅舅脾气不好,始终认为母亲嫁给父亲委屈了母亲,因此前世李默对这个舅舅既是畏惧,又不亲近。
现在无所谓了。
李母主要看儿子比较懂事,因此让他单独拜年,当然,也是向她娘家几个亲戚亮一亮,我这个儿子有出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