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十门唯识-《众星之主》


    第(2/3)页

    “不错,整个鲲虚界,大概也只有西极之地的极乐净土还有能够修炼智慧神藏的功法,其余的人。无论是天资多么出色,也都只能够靠机缘来修行智慧神藏。”

    “极乐净土作为四天净地之一,自古传承九大神话级武学之一的《阿弥陀经》,也是唯一记载着详细修炼‘十门唯识’,臻至‘万法唯识’境界的无上神功。”

    所谓“十门唯识”,也就是修炼智慧神藏的十重境界。

    一切诸法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

    传闻之中能够贯通“十门唯识”的人,就能够得到冥冥之中佛祖至高无上的**力,大勇气,大智慧……

    姬博弈没有料到,自己竟然在以智慧神藏推演“太阴十劫”之时,贯通了“十门唯识”的第一重境界。

    相见俱存唯识!

    “相见俱存者,唯识正义。四师各立,已见问明。今此从多,故云相见。八识心王及诸心所,皆有二分。当体即见分。从并所变相下,即是相分。谓通八识及诸心所、并所变相分,本影具足。”

    佛门修行与武道修行不同,所谓的“大道之基”,在他们来说,就是第八识的“阿赖耶识”。

    而想要成就“十门唯识”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要将自身八识贯通,成就永恒不变的“定境”。

    众生因为各种执念,起虚妄颠倒之见,继而造业受报,生死相续,无有休息。

    其实万般苦难烦恼都是唯识所现,根本没有所谓的心外实我实法。众生所执的心外诸法,都是因为执念而起。而识内诸法,也是依他起生。继而因缘和合,成立种种虚妄。

    在此依他法中有心、有境。心是能缘,境是所缘。相、见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内心所示现,所以名为相见俱存唯识。

    只要成就了这一重境界,就再也不会因为各种变化而迷离,改变。就算是重新轮回转世,也不能够磨灭他如今的“定境”。

    也就是说,姬博弈往后进行梦中证道之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或者直接带着自己的智慧记忆轮转。

    佛教无数大能都是经过数世轮回,累计不计量的功德和法力,才能够将自己肉身塑造成金身,凝结舍利子。

    而这些大能之所以不惧怕胎中之谜,就是因为自身成就了“十门唯识”中的“相见俱存唯识”境界,有自信轮回也无法磨灭他们已经臻至亘古不变的“定境”。

    “这,表示我与佛门有缘吗?”

    姬博弈察觉到自身原本只能够勉强分成十个的念头,在破入了十门唯识第一重境界之后瞬间分裂出九十九个,而且还没有一丝一毫的疲倦,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清明通透。

    “太阴十劫”的推演更是猛然增快了十数倍,十道人影不断的破灭重生,十招刀法的境界已经完全超越了他刚才认为的完美,朝着更为完善,纯粹,可怕的境界演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