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猴子腿-《梦回当年》


    第(2/3)页

    这种感觉很新鲜,全然没了往日去饭馆的心境,更加轻松自如。

    何唱白见曹铭评价高,心里也觉得有面子,红光满面地招呼大家要喝水的话自己去客厅倒,饮水机下面有一次性纸杯。

    大家也没不好意思,就如同在家中一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菜是何唱白早就订好的,一些需要长时间酵水泡的食材也恰好到了下锅时间,何唱白领着人进门的时候,厨房的女主人捏准时间,堪堪开灶。

    等了半个多小时,第一道菜终于上桌。

    除了何唱白,其他人都是一愣:“炒猴子腿?!”

    这道菜是家喻户晓的本地菜,对每个人都很熟悉,就像辣白菜之于东北人,火锅之于四川人。

    当然,这不是真的猴腿,而是一盘清淡的素菜,因为主材的野菜外形细长有节,颇像猴子腿才得名。

    众人心里有点失望,绕了一大圈吃的还是家里没事就可以吃到的普通小菜。

    曹铭倒是并没有因为它的常见而觉得廉价,见周围伙伴们的表情多多少少有点失落,何唱白脸上挂着尴尬,笑着解围:

    “知道猴子腿是什么吗?”

    王大力切了一声:“还能什么,野菜呗,河坝上每年都长满,割都割不完。”

    “那它是什么野菜?”

    “什么……这谁知道啊?不都只管叫它猴子腿吗?”

    曹铭笑笑:“趁还没开饭,给你们卖弄卖弄。其实猴子腿它有个非常古典美好的名字:薇。

    中国的诗经里面有一篇特别有名的佳作:《小雅.采薇》讲的就是这个。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朗朗而谈,曹铭流畅地背出那篇六节古体诗,缓声慢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随着蕴含着古文化精髓的音韵起伏,大家思飘转,像是穿过千年百年,又回到了那佩弦戴苇、香车美人的年代。

    曹铭讲完,大家大都无法一时理解这篇古老诗经的背后含义,但是仅仅从它字面音节上表露出来的语言魅力就让大家一阵神往了。

    沈仪迟疑:“我也记得个典故,关于这薇的。

    没想到,在文学作品中那么有名的物事竟然是我们这一直不在意的食材。”

    尚雪梅:“什么典故?”

    “具体我也记不大明白了,不过说的是伯夷什么的……”

    话没说完,孙钰恍然接口:“你说的是商周时期的伯夷拒食周粟,隐居采薇的事吧”

    孙钰今年高二,一些古文知识显然比沈仪尚雪梅她们了解更多,这时候拿了一个表现机会。

    尚雪梅还是纠结:“到底什么典故,说清楚点啊。”

    难得家乡里的东西和印象中高大上的诗词典故扯上关系,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刨根问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