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老崔头忠告-《滴血瞳》
第(2/3)页
海南孔明灯又称文灯、天灯,它是用白结方纸糊制而成的,是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的,它携带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约1小时,开始时像不明飞行体,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仿若星星。
相传它是由大陆流传到海南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文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点燃文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天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
在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庄里,至今民间有扎孔明灯,放天灯的习俗。由于文昌口音“天灯”与“添丁”谐音,男孩家拿着写有吉祥词语的公灯、人丁灯、首牌灯、花篮灯、鲤鱼灯、珍古灯等各式花灯自发组成“送灯”队伍,敲锣打鼓,绕村行进到村中的庙宇前,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
放天灯时,给碎布浇上油,桶口朝下,点燃油布后,整个纸桶就会被热气充满,家家的天灯如同热气球一样冉冉上升,带上你的祝福与心愿,飘上夜空。
客家风俗中有在元宵节前后飘飞,“孔明灯”祈福的习俗,祈求上天保佑来年的日子幸福美满,生活蒸蒸日上。每一盏孔明灯都代表着一个出生的婴儿。
孔明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2米有余。它用竹篾扎架,裱糊上柔韧的竹麻纸,刷上桐油。灯笼底部的横架上,用铁丝捆扎了沾满豆油的布团。飘飞孔明灯时,先点燃布团,灯笼内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一撒手,孔明灯便冉冉飘升,宛如一盏明灯闪烁于初春的夜空。
农历新年的元宵灯节将至,为庆祝佳节,台北平溪人夜晚放飞成串的孔明灯,引来众多观者驻足。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孔明灯除了祈福之外,还算是在这三界之间沟通的一个物件,一个很重要的物件儿……”老崔头说着这里,又猛地吸了两口烟,“好了,韩小天,我就说到这里,其他的还是需要你自己去领悟,只是我用星月菩提燃烧后的粉末,还有朱砂,黑狗血,以及妮妮的血液,在这灯笼上面写上了她姐姐的生辰八字,这个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小子,你万万不可把自己的生辰八字透露给别人,知道了吗……”
我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但是老崔头仍旧叹了口气,“嗨,单说是不可以的,你还是要牢记于心,孩子啊,有些时候若是不注意,真的不晓得自己以后是怎么死的,所以有些东西宁肯烂在自己的肚子里面,就算是在鹦鹉的面前都不可以胡说。”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故称。生辰八字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国道家、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在历书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与时的天干可以依据年、日的干支按口诀推算得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