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名将,都是战争喂出来的,没有战争,名将的光环就会黯淡很多。 现在楚汉之争进入了相持境界,虽然霸王依然占据优势,但是谁也不曾想到龙且居然会突兀的出现在江南。 这不合情理。 因为龙且一直都是和汉军交战的先锋。 高大全也很奇怪,不过他对龙且的到来肯定是表示欢迎的:“原来是龙且将军,有失远迎。将军不在前线督战,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龙且哈哈一笑,走进高大全就是一个熊抱,军人的气质显露无疑。 而就在这一瞬间,高大全也敏锐的判断出了龙且的功力以及强势的行~事风格。 因为他根本是没有反抗能力的。 龙且至少也有中天位的实力,甚至是大天位。 而龙且也根本没有过问高大全对他的印象,过来就是一个熊抱,这也符合世人对龙且的判断:骄傲、强大,并且自负。 当然,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自负的资格。 普天之下,能够在和秦军的战斗当中取胜之将寥寥无几。 当战国时代逝去之后,战国那一代的名将也随之消散,在当世,霸王和龙且,就是仅剩的两个了。 当年大秦兴兵灭楚,动用了举国之力,楚国虽然败北,但是楚国一直以来的中坚项氏一族却得以逃出中州。 在逃离的过程当中,龙且是立了大功的。 如果没有龙且,项氏一族现实说不定已经被大秦全歼。 也正是由于龙且在东阿大破秦军那一战,才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句话深入人心。 兵家内部,分为勇战派和谋战派。 其中霸王绝对是当世乃至空前绝后的勇战派翘楚,而龙且紧随霸王之后,也是当世勇战派的典型代表。 这种逆天的战将,绝对有逆天的实力。 在九州,能够在战场上杀出来的无敌将领,必然也都是一代武道高手,不存在什么战将和武道高手泾渭分明这一说法。 龙且放开高大全,又使劲拍了拍高大全的肩膀,笑着说道:“就算我不在前线,汉军那群怂货也不敢放肆。我来太学,是霸王吩咐的。霸王求才若渴,而稷下学宫又摆明了要帮刘邦。霸王是想和高校长交个朋友,顺带看看能不能从太学挖走几个人才。” 他倒是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高大全心中对龙且和霸王的评价也略微高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