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人才战略-《明扬天下》


    第(2/3)页

    新兴的满清非度腐朽的蒙元可比,就算自己能顺利掌控江南半壁,但仍有可能与满清有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对抗过程。

    占据北方的满清拥有地利优势,那么自己只能利用人和加以对抗,一进入僵持阶段,必定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来充实,在民生、科技等方面都领先满清一头。

    放眼整个大明,不能说没有人才,但那样的人才秦牧不想用,甚至是不敢用,想想雄霸江南的东林党吧。

    秦牧想在南京找个代言人都找不到,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江南有点名望的人几乎都和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但让东林党那帮货色进入自己的的势力内部,那也不用谈什么对抗满清了,直接跟着他们去做奴才吧。

    东林党的人不能用,不是东林党的人才又成了珍稀动物,秦牧除了大海捞针之外,那就只有自己培养了。

    秦牧看上岳麓书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自正德二年,一代心学宗师王守仁来岳麓讲学后。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岳麓书院开创了心学这个学派。

    心学虽然仍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但其提倡格物至知,知行合一,秦牧认为光这一点就比朱程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天人合一’有用得多。

    王守仁的心学不提倡空谈,而提倡自省、实践,知行合一。从实践在寻找事物内在的道理和规律,明白其中的道理后,还要“知行合一”。

    在程朱理学泛滥的大明朝,心学无疑是秦牧比较能接受的学派,只要引进一些西方的学术理念,与心学相结合,就比较容易培养出自己需要的人才来。

    司马安在来信中提到了人才的问题,并建议秦牧重修岳麓书院,秦牧从善如流,这不,第二天就带人奔岳麓山来了。

    军队要抓紧训练,人才培养也要尽快启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啊。

    萧萧湘水边,岳麓书院原来的山长吴道行一身白衣,带着几名教授站在朱张渡旁恭候的着秦牧的到来。

    吴道行,字见可,号嵝山,长沙人。今年八十四岁,走路已经要柱着拐杖,张献忠占领长沙期间,他逃入岳麓山中,一度打算绝食而死。

    幸好没多久,秦牧又打了过来,恢复了“大明”的统治,他也就没死成。

    “巡抚大人驾临岳麓书院,老朽已恭侯多时。”吴道行口气很平淡,站在渡口旁拱了拱手,连身子也懒得弯一下,一看便知满身都是傲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