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夺权-《我给大明架管炮》


    第(3/3)页

    王知县不再面有喜色,而是不住的在书房里转圈,急道:“本县大意了,实在是大意了,古人云‘利令智昏’,此话一点不假,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朱学见到王知县着急,这才肚中好笑,大鱼吃饵了。他不过是吓吓王知县而已,大兴县城不过离京数十里,上有内阁、文武百官、五军巡捕营、锦衣卫,下有顺天府,人人都得为太子的安全担责操心,岂会把如此重责都交给大兴县?

    如果太子出了问题,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文武百官,接着就是护卫的锦衣卫,最后才轮得到他王知县。

    可只要是人,就会把自己看得极重,王知县显然已经入了朱学的圈套,脑中所思的皆是如果太子在大兴县境内出事可怎么办?他是越想越深,越想越怕。

    朱学在心里直摇头,这就是科举官的弊端。他们书读的越多,越容易钻进牛角尖,不过这样也好,不吓一吓他,怎么体现得出自身的价值。

    朱学说道:“大人勿忧,且听属下一言。”

    王知县大喜,连忙道:“有话快讲,本县无有不从。”他倒是真大方,还没有听到是什么,就已经大包大揽,万事听从了。

    朱学笑道:“其实县尊大人只要掌握好几个地方,太子前来一事,定然非祸是福。其一,要看守好孙家的宅院,尤其是地牢和白骨观,万不能让人一把火烧掉。”

    “其二,要保住监牢里孙家人的命,在太子问话前,绝不能死光了。其三,要与顺天府尊大人见面商议,调派一部分人马在手,这样才能在有变故之时,自个手上不至于没有一支可以应变的力量。只要做好这三件事,太子此行前来断然无忧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