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吓得那司务官一阵发抖,连忙跪下道。 “大人明鉴,这条消息不是自宫中得来的,而是下官在承天门外等候的时候,和一干同僚闲聊得知的,虽然和钦差之事有关,可不知真假,因怕影响了大人的决断,所以未曾敢言……” 说起来,这司务官也是冤枉,他是受命去打探宫里的消息的,而如今要说的话,却是类似于小道消息一类的性质,而且并非得自宫中,甚至于严格来说和宫中没有关系,只是和钦差人选有关而已,若不是看孙天官如此拿捏不定,这司务官怕误了事,是万万不敢把这种消息上禀的。 “好了,那便说罢,说错了本官不怪你!” 孙天官一阵气闷,却发作不得,只得开口道。 “多谢大人,其实今天下官到承天门的时候,已经晚了片刻,据说昨天晚上,陛下便传旨召见了元辅和韩爌大人,只不过当时宫门下钥,所以二位大人今天一大早便入宫觐见了,而在入宫觐见之前,曾有何韩爌大人有交情的同僚向他打听钦差一事,当时韩爌大人便说天津巡抚汪应蛟最为合适,随后宫门大开,韩大人就入宫去了……” 司务官这才松了口气,禀道。 “汪应蛟?” 孙丕扬微微一愣,笔尖上饱蘸的浓墨却是再也支撑不住,滴落在桌案上的名单上,恰恰盖住了某人的名字,不过孙天官却是未曾在意,眉头紧皱着将手中笔放下,随手将案上的名单揉成一团扔掉,心头却是越发烦躁了。 这算是个什么事儿啊,局面已经这么乱了,还有人来横插一杠子。 汪应蛟是谁他自然是知道的,作为吏部尚书,基本上国朝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履历都在他的心中,汪应蛟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此人是南直隶徽州府人氏,万历二年进士,现任右佥都御使巡抚天津,历任南京兵部主事,山东右布政使,山西按察使,履历倒是漂亮的很,资历也足够深厚,唯一的缺点就是一直在地方任职,没有京中的资历。 而且按照中试的资历来算,汪应蛟虽然比不上裴应章,但是却绝对可以和郭惟贤一争高下的,甚至就连本官,两个人也相差仿佛。 更重要的是,汪应蛟出身南直隶徽州府,而当今首辅王锡爵出身南直隶苏州府,虽然首辅大人从未结党,但是士林当中的同乡之情却是有的,故而汪应蛟应当算是王锡爵的门下,又因为没有京中转迁的资历,没有明显的派系色彩,而且在汪应蛟任职的履历当中,在经济税赋方面表现颇佳。 这就让孙天官心里不得不犯嘀咕了,这钦差的位置是块肥肉,原本来说,这块肥肉除了帝党和浙党之外,没有人吞得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