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赶鸭子上架-《明谋天下》
第(1/3)页
不错,名义上来说,当初那些勋戚商贾,的确是自愿捐银资助军费,但是那不过是个幌子罢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朝廷打仗需要银子,但是国库没银子,内库也支撑不起,所以才将主意打到了民间资本的头上。
所谓在商言商,想要靠着什么国家大义去感召这帮唯利是图的商贾之辈,明显门都没有。
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银子掏出来的,唯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利润。
这才是他们愿意将银子拿出来的原因所在,而现在,商贾们已经遵守承诺付出了足够的资本,但是谁料到,自己这位父皇,竟是打起了反悔的主意。
说句实话,毕竟他是皇帝,他真要反悔不把这笔银子交出去,任凭这帮商贾身后再有势力也是白搭!
矿税收了这么多年,弹劾的奏本都能堆满整个乾清宫了,可自己这位父皇依旧我行我素,在银子方面,皇帝简直顽固的可怕。
但是问题是,这个承诺当时是朱常洛做的啊!
皇帝可以顶得住满朝上下的非议,可朱常洛这个太子却未必顶的住啊!
当初考虑到倭国条约通过的可能性,朱常洛挑选的商贾之家,都是财雄势大,最重要的是在朝中有深厚关系的人物,而且他特意挑选过,这些朝中做官的人,大多数都是那些商贾的晚辈。
事实证明,他这一招有效的很,这帮人一出马,朝廷里那帮蹦跶的最厉害的大臣们立刻安安分分的。
这个年头,官场中人,尤其是官位越高之人,越不能得罪乡亲父老。
毕竟大明提倡孝道,士大夫更是注重德行,但凡要是闹出官员和家族族老纠纷的事情,舆论肯定是一边倒支持族老的。
但是有利就有弊,这帮商贾为了银子,才不在乎什么朝政国计。
他们能为了银子逼着朝臣通过那份条约,现在银子拿不到手,自然会将怨气反馈到朱常洛这个当初做下承诺的人身上!
这么一来,皇帝是得了实惠了,可这压力全在朱常洛身上了,不是坑儿子是什么?
不过说起来,皇帝的话如果不听最后一句,倒也并非是纯粹的守财奴属性爆发。
这些年国库的状况,朱常洛亦是心知肚明,若是这笔银子落入国库的话,哪怕是归于内库,也比流进这些无良商人的手中要好得多。
只是这如何做,倒是要费一番思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