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回报与目的-《国家血脉》
第(2/3)页
因为有了这个前提,陈默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手里接手阿卡特油田,没有受到任何的为难,而是得到了哈方的一路绿灯。
在阿斯塔纳的三方会谈宾主尽欢,三天以后,陈默,山顿,徐云腾,阿迈勒加上德勤公司的财务以及法律人员,还有别列佐夫斯基以及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工作人员,包括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工作人员,包乘了一架专机,抵达了阿克纠宾斯克。
别列佐夫斯基本来有一架私人专机,但是他的飞机只能坐不到二十个人,而他们这一行人过了六十人,所以只能包了一架民营客机。_8﹍﹍﹏w=w-w=.
这一段时间,别列佐夫斯基跟阿布轮番上阵,专门陪着陈默处理阿卡特油田的转手事宜,他们对这笔生意不大放在眼里,但是对陈默这个人现在却相当重视。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个随时都爆出惊人的金融天赋,可以赚到数亿美元的人,怎么能不重视!何况,陈默身后的康学东也是任何一个石油大亨都不能疏忽的对象,控制了他们的原油销售。
阿布自从知道陈默跟别列佐夫斯基合作,一下子赚了将近九亿美元,就对自己当初的犹豫后悔不已。他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合作的,但是第一次只赚了三千万美元,他并没有放在眼里。
后来在款待陈默的时候,由于怕影响他跟别列佐夫斯基的关系,最终也没有提出跟陈默的合作。可是他们一下子赚了将近九亿美元的现金,可是让阿布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他现在虽然号称有几十亿的身家,但是大多都是股份和不动资产,现在他想得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铝业的控制权。还需要千方百计从银行贷款。
所以,只要别列佐夫斯基回到俄罗斯的时候,他就乘坐私人飞机来跟陈默碰面,话里话外都是想跟陈默有机会合作的事情。
陈默对于阿布的欣赏实际上要高于别列佐夫斯基。因为阿布这个人口风很紧,而且诸葛一生唯谨慎,从来不会出风头。
他跟别列佐夫斯基是两个极端,别列佐夫斯基被他的成功已经冲昏了头脑,现在变得自大无比。要不是陈默在一边一直拽着缰绳。恐怕他早已经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下了悬崖。
八月中的时候,俄罗斯生了一起重大的国际事件,那就是库尔斯克号的沉没。由于****当时在度假,并没有把这件事重视起来,后来事件导致了一百多人的死亡,****遭受了上台以来最大的危机。
在郎玉甫的记忆里,陈默很清楚****虽然看似危险,但是最后还是安然度过。而他度过危机之后就开始秋后算账,当初在每天上骂过他的人,几乎一个不落。被他一一报复。
在那个时空,别列佐夫斯基就是针对****的急先锋,他在自己的媒体上尖锐地批判了****的不称职,也是这一事件,引了他的流亡英国的命运。
这一次,陈默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才劝止住了他准备讽刺****的行为,并且将他劝到了英国去避风头。而且让他的媒体及时不偏向****,也要保持中立。
所以,从八月开始。别列佐夫斯基就到了伦敦。后来这段时间,不是要紧的事情,他也不回俄罗斯,等到跟陈默开始洽谈分账以及现在的合作的时候。更是几乎住在了哈萨克斯坦这里。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果然度过了这次的危机。库尔斯克号事件即使再严重,也只是一件意外事件,想通过这件事就把****拉下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别列佐夫斯基没有在俄罗斯,但是他也得到了许多内部消息。****果然要对他的这些对手们动手了。
别列佐夫斯基这个时候对陈默的判断已经完全信服了,也庆幸自己听了他的劝。他即使在媒体上把****大骂一顿,也只是过一下嘴瘾,但是这个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啊!
阿迈勒这次的谈判一直在参与,他知道现在给陈默送女人不合时宜,所以,为了表示感谢,他这次送给了陈默两个男人。
当然,这不是陈默对男人也有兴趣,而是别列佐夫斯基见陈默这样一个大老板,却连个保镖都没有,特意给陈默选了两个保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