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笼络-《国家血脉》
第(2/3)页
“我会在近期向公司申请辞职,希望以后能合作愉快。”
这一下轮到陈默楞住了。问道:“是什么让你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
“当我看见你不当回事地就买了两辆法拉利,而我工作了六年却还买不起一辆的时候,我是嫉妒的。开始我以为你是靠关系,但是事实告诉我,你是靠自己的能力。……我还年轻,拼的起。”
陈默笑着伸出了手,跟他握了一下说道:“你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的。”
沿着楚格湖返回苏黎世,陈默的心里是沸腾的。在他的心里,刘刚比张松的作用更大,他在瑞士工作了两年多,熟悉欧洲的情况,也有着自己的关系网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而张松只是一个执行者,他虽然能够帮自己处理期货方面的投资,但是别人也同样可以。所以,他是随时可以替代的,对自己的帮助,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若不是自己现在缺少人手,像他这样的新手,自己实际上还真有点看不上。
不过,仅仅依靠刘刚就想建立起一个公司的框架,肯定是不够的,他的阅历和他的经验都不足以做到这一点。陈默想要建立自己的公司,必须要先为自己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
回到了苏黎世。陈默将一一送到了医院,一直还在想着筹备公司的计划。自己的公司开在哪里,他还没有决定下来,不过现在有了三个备选地。
第一个就是瑞士。虽然瑞士的消费水平比较高,用工成本高,但是税收却比较低。更主要的是,这里是全球石油现货交易的中心,有着其他地方都比不上的优势。
第二个是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亚洲的原油交易中心。而且新加坡的税收也很低。并且在财务保密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优势。郎玉甫的记忆里,瑞士银行迫于国际压力,公开了许多客户账户,但是他们在新加坡的分行,却因为新加坡政府的保护,一直保持着神秘。
第三个备选地是香港,选择香港当然是因为政治原因这里离国内近,虽然会受到一些约束,但是同样,可以得到一些支持。
陈默的心里还是倾向于瑞士的,不管是从银行服务,业务便利方面来说,这里都是最佳之选。更主要的是,瑞士中立国的地位保持了两百年,在这里开办的公司,也不会遭遇歧视性对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