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投资-《国家血脉》
第(3/3)页
通过20倍的杠杆,陈默只需要支付百分之五的保证金,就可以操作达到四十万美元的合约。当然,为了做到当日无负债,他还必须准备一笔资金当做备用金。
这两万五千美元分成了两个账户处于瑞信的监管之下,一个两万美元的账户是交易账户,还有五千美元的账户是备用金账户。
除了陈默具有交易权,瑞信在仓位不够,陈默又没有后续资金进来的时候具有强制平仓权,其他人都不具有操作权利。
张松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他虽然没有交易权,但是他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信息,个人账户资金信息,第一时间通知陈默,可以说,他就是陈默的个人投资顾问。
只是他这个投资顾问的作用,被陈默给限制住了,因为陈默根本不会听他的,只是把他当做了自己在英国的耳目。
走出了瑞信在金融城的办公室,陈默长长地叹了口气,该做的自己已经都做了,现在只等结果了。他不是那种具有丰富经验或者敏锐天分的投资者,他能够依靠的就是属于郎玉甫的记忆。
所以他不会无限制的交割合约,只需要在最恰当的时候完成合约的履行就可以了。而且这种投资,哪怕是利润再高,也只会被人认为是运气的原因,而不会怀疑到其他方面。
如果他不停地依靠自己的记忆进行操作,任谁都会在惊叹他能力的同时对他怀有戒心。何况,不管是在股票还是在外汇以及是在期货市场,都不存在百战百胜的操盘手。
投资之王巴菲特也有失败的投资,金融大鳄索罗斯也经常败走麦城,短线之王斯坦哈特更是经历了无数的投资失败,他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成为金字塔尖的人,依靠的不是成功的次数更多,而是失败的次数更少。
既然他不能一直在这个行业赢下去,那就尽量减少自己的出手次数,否则的话,不需要多久,就不会有人再成为自己的对手了。没有人会跟自己签订必输的合约,找不到对手,自己即使想在这个行业捞钱,也是不可能的。
(今天的第二更,不好意思,睡过头了,让大家久等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