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局外人-《国家血脉》
第(2/3)页
阿尔贝跟薛部长并肩走着,很难得的是,他竟然开口说英语了,这在法国来说,是很难得的现象。薛部长英语是很流畅的,所以跟他的交流完全没有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亦步亦趋了。
孟家蓉凑上来低声说道:“薛部长可能在生气,一时之间忘记了在这种场合一般是不能说谚语和成语的。你刚才翻译的很不错,总之记住一点,不管什么时候,翻译的词意要比单词本身更重要。”
陈默也低声说道:“谢谢孟姐。”
不过进入了会议室以后,双方在椭圆形的谈判桌前坐下后,阿尔贝又改回了法语。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除了谈判组的成员,陈默并没有坐上桌,而是坐在薛部长的身后。相反,由于孟家蓉被安排进了谈判组,她还能坐在桌子前面。
因为按照工作的分配,包括薛部长都不是谈判组的成员,他跟阿尔贝一样,都属于是牵头人。不过,阿尔贝是道达尔公司的总负责人,但是薛部长只是前期的负责人,真到了合约谈好要签订的那天,他这个部长也不够看了,需要康学东这个总经理甚至是集团老总出马了。
薛部长的任务是,与道达尔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确定具体的谈判进程安排,确定谈判的内容框架。陈默作为他的专属翻译,也就没有资格坐上谈判桌了。
不过看到大家都在前面坐着,就自己一个人缩在后面,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怨念,那肯定是骗人的。不过陈默倒也没有太在意,只能阿q一样地安慰自己,坐在后面,对场内的形势看的更清楚。反正自己只是个过客,错过今天,以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再参与这项工作了,何必去争那个位置?!
中油和道达尔的合作项目,是位于安哥拉飞地卡宾达近海的一个石油项目的整体勘探权和开发权的转让。
自从1975年,安哥拉内战爆发,战争已经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将近25年,国内的油企对于在这样一个地区的投资,一直是踌躇不前的。
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反对派安盟拒不履行和平协议,和平进程进入僵局,从去年的十一月开始,内战重新爆发。联合国已经已经因为局势十分严重,撤出了安理会观察团。
不过,不管是政府军还是反对派,他们都很清楚,整个安哥拉的人民能够有饭吃,有钱买枪炮,依靠的就是国内的石油储量。
从六十年代,安国发现大量的近海油田,石油就取代了咖啡成为最大的出口商品,到如今,石油工业已经成为了安国的支柱产业,创汇超过了全国经济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且,安国的石油储量大多远离本土,而是位于他们国家北方的飞地卡宾达周边地区,远离主战场。所以,虽然内战不断,但是在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不论是政府军还是反对派,他们都需要石油带来的收入来支撑战争,笼络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