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梦中读书-《我是明朝一小神》


    第(1/3)页

    在先生的眼中,他的面前坐着的,是数十位正襟危坐的学生。笔  ΔΩ趣阁WwΩW.』biqUwU.Cc而实际上,他的面前只有一人,便是那方洪。

    方洪借用土地神的神力,将先生拖入梦中。他一开始,只是打算让先生在梦中教授他学习如何认字,但随着先生对经文的诵读,他反倒把心静了下来,沉迷了其中。

    自仓颉造字以来,历代都有圣贤著书立说,将人类文明的薪火,一代代的传递了下来。不管这些学问如何被统治者利用,也不管这些学问造就了多少五谷不分的酸腐儒生,但在经文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却从没有错过。错的,只是人而已。

    人,如何与禽兽区分?这文明,便是这关键所在。人可知礼仪,懂廉耻,识进退,而这些东西,书本之中全部都有。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先生朗读了起来,声音莽莽烈烈,充满了慷慨的气势。

    方洪成了土地神之后,念头通明,照见自身。此时,这些文字,纷纷的化作了光明的力量,融入到了他的神魂之中。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先生的声音继续响彻,而方洪的神魂开始震动,让他的心思更加的玲珑剔透了起来。仿佛一道清澈的泉流,来回的在他的念头中冲刷。

    颇有一种钱塘江上信来潮,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错觉。

    圣人之言论,从不是一拍脑袋,便随便写出来的。他们周游列国,遍观世界,以脚步丈量出道理,以血汗刻镂出经文。

    《孟子》一书的字数,是《论语》的三倍,但因为先生读的比较激昂,语较快,在一刻钟多一点的时候,也将其给读完了。

    接下来便是《中庸》和《大学》,如果说,《孟子》和《论语》是读书人的道理,那《中庸》便是天下人的道理。

    何谓中庸?不偏不倚也。故此,中庸之道,也是平衡之道。从古至今,不仅仅是上位者,统治者,便是普通的乡下小民,都尊崇着这个道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