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他们问题的性质和那些镇级干部并非一样。 还有即使是同为村干部,他们的问题也在严重程度上大有不同。 出了一些细节不同以外,一个主要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不同。 镇级干部的收入来源,基本是从上面拨款下来。 即使是镇级财政收入的分成,也和上级拨款差不多。 因为若不留成,那些财政收入,都要上缴给上级财政。 所以这块收入是正规渠道,能做文章的余地不大。 当然虚报冒领工资或者其它人事方面的补助也有,不过相对来说,数额不大。 一般聪明的镇干部,是不会把主意打到这一块的。 油水不大不说,风险还特大,因为这块钱是明面上摆着,上级财政有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 那些聪明的镇干部,不但不会在这个方面搞事情,而且会把这方面搞得很漂亮,赢得上司的夸赞。 这些败坏的镇干部,非法所得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把上级财政拨款挪作它用,中饱私囊,比如扶贫款,比如就灾款、比如教育经费,他们用来盖办公楼,让后再和包工头勾结分赃。 即使没有挪用,就是用在指定用途上,他们也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或者直接把钱装进自己腰包,或者与人合伙分赃。 这个方式的使用者,都是那些有点小聪明,实际上相当愚蠢的镇干部。 这种坐吃山空的蛀虫,充其量也只能小打小闹,而且早晚会露馅,最后人财两空。 第二,向下面的乡村借办事之机勒索贿赂。 这当然只是他们收钱的性质而宴,而使用的方式,就花样繁多了。 有些方式巧妙到极点,就是包黑子再世,也不能断定那里面的猫腻。 尤其是那些间接的渠道,也许经过十道中间人的斡旋,收受贿赂的人和实际得到益处的人什么关系的都没有。 那真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以至于有些时候,你明知道那个人有问题,就是抓不到把柄。 所以有时候那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就只好当作万金油一样,被拿出来立项。 第(2/3)页